如梦令的诗句( 二 )


⒌《如梦令·燕子几曾归去》 [宋] 辛弃疾 燕子几曾归去 。
只在翠岩深处 。
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 。
深许 。
深许 。
闻道凤凰来住 。
译文: 开头两句写燕归 。
燕子春向北来,秋复南返,看似归去,其实几曾归去,只是到绿色山岩深处寻幽访胜去了 。
唐僧拾得诗说:“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 。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 。
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 。
”...
如梦令的诗句

古诗《如梦令》是什么意思?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 。
【由来】后唐庄宗自度曲,词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曲「如梦」二字名曲 。
或云:「庄宗修内苑,掘土有绣花碧色,中得断碑,载此词 。
」此调复加一迭者,名﹝如意令﹞,盖唐武氏有﹝如意曲﹞词名两袭之 。
(见毛氏【词学全书】)考后唐庄宗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或谓苏轼以其词中有「如梦如梦」迭句,而改为﹝如梦令﹞,是此调始于五代,已无可疑,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未可知耳 。
此外本调复名﹝晏桃源﹞,更名﹝比梅﹞ 。
古诗如梦令的意思 我坐在溪亭里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只觉得自己被眼前的荷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 。
有的刚刚绽放,几只蝴蝶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
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莲蓬却依然挺立在荷叶中,莲蓬上嵌满了绿宝石似的碧绿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
远远望上去,一株荷花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
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夏日荷花图》 。
看着这美妙绝伦的景象,我深深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
我坐在溪亭里一边观赏着这只有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 。
没想到我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几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稳,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飘飘悠悠,仿佛自己来到了人间仙境 。
我又觉得自己真是快活似神仙呀!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直到自己的兴致被时间的流逝给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 。
我摇摇摆摆的走上小舟 。
可这时,我还有些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我只好凭着自己朦胧的记忆前进 。
可是自己摇橹的手不听指挥,你让它往北摇,可是它偏偏和你作对,把橹往南摇;你让它把橹往南摇,可它却往北摇 。
行的船跌跌撞撞,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一样 。
没想到,我竟然把小舟给摇到了藕花的深处 。
此时,我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时酒也醒了,看到自己身处在藕花的深处,四周都被荷花给笼罩着 。
我顿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
我拼命的摇着船橹,可这荷花比我人还要高,怎么划也无济于事 。
可我摇橹的声音却惊动了荷叶丛中一群水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直上云霄 。
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在了船舱里,在这种无人之境的环境中我该如何是好呀!最终,我只得在船舱中度过了这漫长的一夜 。
那一夜以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
(李清照《如梦令》诗句一、李清照《如梦令》有两首,分别是——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二、作品简介: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
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
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
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