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陈家祠的名人诗词??急需啊!!( 二 )


干隆二十年(1757年)清廷关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广州成为中国惟一对外通商口岸,规定所有进出口物品必须由十三行行商办理 。
如茶叶贸易,全国的茶叶出口集中在广州,皖、闽、粤、浙等省的茶商都须汇聚广州,通过十三行行商与外商进行茶叶交易 。
十三行这一特权官商实际垄断了中国的外贸市场 。
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是清干隆至嘉庆年间 。
十三行最多达几十家,其中以四大巨富,潘启官、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创办的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 。
如今,人们仍然可以从广州西关的同文路、怡和大街、宝顺大街、普源街、仁安街这些由洋行名改成的街名中,寻觅到当年十三行一度辉煌的历史痕迹 。
那年间,十三行内外樯桅林立、彩旗飞扬、熙熙攘攘,一包包绫罗绸缎、茶叶、陶瓷堆积如山,来十三行交易的有英、法、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罗斯、葡萄牙、西班牙和东南亚数十个国家,十三行因而获得大量的财富 。
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贸易垄断一直延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长达一百五十六年多久 。
在这一时期,广州的贸易以其得天独厚的地位,处于调整发展的黄金时代 。
粤海关的税收每年高额递增,从平均每年五十万両发展到平均每年一百多万両银子 。
大量的外国银元从印度和欧美各国流入中国,粤海关税收的高额递增令清廷利令智昏,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光是嘉庆十七年(1812年),出口贸易値为白银一千五百万両,进口货物总値一千二百七十万両,出超额为二百四十万両 。
十三行富甲一方,我扬天下的巨富有潘、卢、伍、叶四大家族,其中以潘氏家族和伍氏家族为最 。
潘启官三代以经营丝、茶为主,财雄势大,资压群侪 。
数十年中,潘氏家族受到华商绅士拥戴,连续被选任为十三行首领 。
潘家在珠江南岸有一豪宅,金碧辉煌,古玩、珠翠琳琅满目 。
潘家经常在宅内大排筵席,还有能容纳百人的表演剧场 。
潘启官的孙子潘正炜是个十分有作为的商人,被誉为能诗能文能画的"三绝清才" 。
1842年,法国巴黎一家杂志社报道,潘氏家族第三代孙潘正炜的财产总额超过一亿法郎 。
当年,英军勒索广州当局缴交赎城费,潘正炜捐白银六十四万両 。
鸦片战争期间,在英军即将进入广州,面临城毁国亡的紧急关头,潘正炜带头捐资二十六万両白银,联合十三行富商,购买战舰一艘,作海上防御之用 。
伍家发迹稍迟于潘家,但后来居上 。
伍秉鉴,商名又叫伍浩官,在十三行经营怡和行 。
伍浩官不仅是广州首屈一指的富商,而且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富翁之一 。
1834年,伍浩官拥有资产两千六百万银両 。
美国《华尔街时报》称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产,天下第一大富翁" 。
他在西方商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美国第一艘商船下水,亦起其名"浩官" 。
伍浩官富有的程度,有这么个故事 。
有个美国商人欠了他七万两千元银票,因而滞留广州,无法回国 。
伍浩官当面把他欠条撕碎,说账已结清,你高兴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
所以,伍浩官之名在美洲脍炙人口达半个世纪 。
伍浩官不但在国内拥...
求西关历史文化总结,急急急!!!!写一段也行,但不要太少,写...兴起 西关从什么时候开始崛起,查过史籍都找不着明白的说法,但西关最辉煌、最神气的应在清末民初 。
那个年代广州的所有经济因素都集中在广州的西部,这里有进出口贸易码头,有各种货栈和仓库,更有各国商业机构和洋行,著名的买办基地十三行就在这里 。
中国最早的海关及广东最大的邮政局也设置其中 。
更令人崇洋媚外的是西关南端的“沙面”,这里是英国人的租界 。
在西方人大量来到广州之前,西关仅仅是古老广州城的城乡结合部,那时西郊的荔枝湾和泮塘一片水乡泽国,乡民在池塘泽泮栽种莲藕与香菱 。
西城墙根住着一些为古老城市服务的民工,他们入城卖菜,打扫街道,清倒粪便,就如今天的“农民工”一样,干着城里的各种粗活 。
西关在广州的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这完全得益于西方的经济入侵和它的地理位置 。
西关的南面是珠江内河最宽的白 鹅潭,自广州有城以来,这里便是水路交通的要地 。
清代的海防比明朝宽松,西方列强的商旅多通过白鹅潭进入中国的南方 。
皇朝时代没有对外贸易政策,乾隆皇帝早就回西关答过英国人,说我中华地大物博,什么东西都有,根本无须与英国互通有无,这就从国策上堵住了同西方人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