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陈家祠的名人诗词??急需啊!!( 四 )


清康熙年间的华林寺,东起今新胜街,西邻今毓桂坊,南临今下九路,北至今长寿路,面临珠江,占地昔日刘王苑,面积二万多平方米 。
屈大均七言律诗《过华林寺作》云:“芳华旧是刘王苑,咫尺鹅潭见海天 。
蝴蝶茧从仙岳至,菩提纱向帝京传 。
光流故国余明月,魂傍孤城作暮烟 。
春草似含南汉恨,依依随客到花田 。
”[1]清人陈兰芝以一首《游华林》讲述华林寺的历史:“为传衣钵来中土,驻锡华林一脉长 。
满径雨花知佛国,心灯先证在萧梁 。
”[2] 古代广州城西有西禅寺,《大明一统志》:“西禅寺,在府西 。
宋淳熙中,经略周自强建 。
”据此,大多数人认为西禅寺始建于宋淳熙三年(1176年),事实上早在南汉(907-971年)时,龟峰上已有一座慈普寺,该寺毁于宋 。
周自强是在慈普寺基础上兴建西禅寺的,因此龟峰上的寺庙历史已有千年以上 。
西禅寺的香火以明初最为兴旺,洪武十二年(1379年增长率),西禅寺拥有20顷5分的田地、水塘,靠这些地产收入,该寺以后建起了正殿、阮公祠堂等屋宇,并专门塑造了一座六祖铜像,供人拜奉,西禅寺还是当时广州“五大丛林”之一(《大明一统志》的“广州寺观”仅载光孝、蒲涧、海珠、净慧、西禅五座寺庙) 。
乾隆《广州府志》:“西禅龟峰寺,在城西四里,殿后石形如龟,故名 。
”由此可知应是先有西禅寺,后寺内发现石龟,才叫该座落的小丘为“西峰”,西禅寺也多了“西禅龟峰寺”的名字 。
《南海杂咏》里有五言诗云:“龟峰亦鹫岭,此寺非少林 。
有僧方辨道,无佛不传心 。
寄语蒲庵道,海针何处寻?”历史上的西禅寺曾几度兴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围攻广州,西禅寺毁坏 。
明正德年间,广东按察司副使魏校改为大学士方献夫祠,明末毁于战火 。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靖藩总兵曾养性捐资修复 。
1924年,当时的市政府以150元底价拍卖,寺僧无力赎回,西禅寺由此湮没 。
西禅寺虽然不存,但原来寺中的石龟、古井等物仍在今广州第四中学校园内 。
[3]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广东巡按御史沈正隆在广州城西南五里旧顺母桥故址(今长寿东路北侧长寿大街)兴建慈度阁,为群众消除病患,此为长寿寺的前身 。
清康熙年间,大汕和尚扩建之,名为长寿寺 。

【谁有关于陈家祠的名人诗词??急需啊!!】

初期屈大均与大汕关系密切,常往来寺中,并有七言古诗《过长寿院》一首,讲述当年长寿寺的情况:“尉佗城边长寿里,古寺前临白鹅水 。
家家蕹菜有浮田,处处鱼归大市 。
钟磬声随山雨来,菩提坛接越王台 。
石门南对红楼出,珠浦西连绀殿开 。
师向人天无可说,诸方尽让琉璃舌 。
丹青一一是无生,词采纷纷洞冰雪 。
自种花多灌美泉,头陀苦行在花田 。
不须天女频来散,终岁花开冬亦妍 。
林塘曲曲通潮汐,鸥鸟时来争坐席 。
童子欢娱足白鹇,老人变化多黄石 。
相对空天月上时,海光如见杖人师 。
曾分宝镜虽无用,欲举青莲亦有期 。
”[4]又有七律诗《长寿院外眺望作》一首:“珠海当门月倍明,雌雄水底应钟声 。
风飘梵响千家满,雨散花香两岸情 。
洋舶通时多富室,岭门开后少坚城 。
霸图消歇无南武,怅望朝台古木平 。
”[5]屈诗中,长寿寺外是一望无际的珠江,周围菜田有农民耕作,一艘艘渔船满载海产归来上市 。
寺内种了大汕亲自培植的鲜花,常年盛开,人们扶老携幼前来游览,清康熙年间,广州娱乐升平景象跃然纸上 。
而诗人清醒地看到,对外贸易富裕广东的同时,亦给国家带来被侵略的隐忧 。
清光绪七年(1881年)九月二十四日,长寿寺被火烧毁,钟兆霖的叙事诗《长寿寺灾》记载甚详,当时“烟浓焰烈,苍天为赤,大殿以供圣牌不毁,余则灰烬矣 。
”[6]经此劫难,昔日长寿“寺内有好几处殿堂,每个殿堂周围都有宽阔的走廊,走廊的边上是大理石的栏杆,与高高的廊柱相连 。
栏杆上雕有游龙的浮雕”[7]的豪华景象不再 。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下令拆毁长寿寺,改建为戏院、商铺及水塔等 。
西林寺,原址在广州城西(今十一甫大街西林巷) 。
关于西林寺的历史,此前仅见于广州市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广州宗教志》里的一行字:“明代建,1963年住持僧永参圆寂,房屋归市佛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