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禾苗的诗句( 六 )


2联想发挥 , 更大意义 。
【结尾】感慨 (一)精于立意 “凡文以意为主” 。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 。
要获得它 , 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
因此 , 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 发 , 凭着鲜明的感受 , 锋锐的观察能力 , 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 , 深厚的感情 , 丰富 的想象 , 深沉的思索 , 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 。
这诗意 , 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 动的东西 , 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 , 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 , 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 , 它就 诗的灵感 。
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 。
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 , 思想的 闪光 。
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 , 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 , 这才是文 学 。
” 譬如 , 一个作家去看茶花 , 品种繁多 , 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 。
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 , 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 , 象 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 , 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 人 。
”这就是思想的闪耀 , 作家十分宝贵它 , 就及时把这个意思记下来 。
后来 , 他听一位花 匠介绍一种茶花说:“这叫童子面 , 花期迟 , 刚打开骨朵 , 开起来颜色深红 , 倒是最好看的 。
” 并没有引起思索 , 但他是记住这种茶花的名称的 。
过了一会 , 恰巧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 , 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 , 他看见孩子们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 , 甜蜜蜜地笑着 , 唧唧喳喳叫个 不休 , 心灵猛然一颤 , 不禁脱口说出:“童子面茶花开了 。
”而花匠听了这话省悟后说:“真 的呢 , 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
”这话使得一个念头突然跳出他的脑海 , 他说:“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 。
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 , 岂不正可 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于是 , 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 《茶花赋》 。
这个作家就杨朔 。
而读者、评论者通过阅读就可以悟出作家写此文的立意:歌 颂如花的祖国 , 歌颂美化祖国的劳动人民 。
(二)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 的过程 。
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 , 使思想性与艺术性 达到和谐的统一 。
因此 , 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 。
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创造意境三个问题 。
第一、确定体裁 。
散文的体裁灵活多样 。
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意思(思想) , 并且选取了 表现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 , 那么就要考虑:是写成书信体 , 还是写成日记体?是写成随 笔 , 还是写成偶感?是写成游记 , 还是写成回忆录?是写成序或跋 , 还是写成读后感?确定 具体体裁的原则是内容决定形式 , 形式为内容服务 。
譬如到苏州旅游之后 , 你感到要向父母 报告一下自己的游踪和观感 , 你就可以写成书信;你在游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动的人或事 ,  你就可以写随笔、漫录;你在游玩虎丘、狮子林、寒山寺、西园、留园等地之后 , 觉得寒山 寺的钟特别吸引人 , 并引起你的遐思 , 你就可以写成如《社稷坛抒情》那样诗意浓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旧地重游 , 吃到苏州某种土特产而忆起往事 , 则可以偏重于回忆 , 写成《小米 的回忆》那样的回忆式的散文……总之 , 要根据立意内容来确定表现形式--具体的体裁 。
第二、寻找线索 。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 , 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 , 但这些珍 珠互相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 我们写作者要寻找一根线 , 用笔作针 , 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 ,  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