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关的诗词,要附带翻译( 七 )


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
否则,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 。
”(第25页)王说甚是 。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 。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
李清照 如梦令 译文 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注释】①如梦令:词牌名 。
②雨疏风骤(zhòu):雨点稀疏,风声急骤 。
③浓睡:沉睡 。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红花少 。
【译文】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消 。
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
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
【品评】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 。
清晨女诗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着一些酒意,隐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窗户,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 。
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侍女回答:海棠还和昨天一样 。
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女的粗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经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叶多红花少啊 。
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花的痛惜、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致 。
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叶多花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前期作品中,有两首著名的《如梦令》词 。
它们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位活泼可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青年女性形象,表现出了她那纯美的内心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被誉为“两颗罕见的明珠” 。
①《昨夜雨疏风骤》乃其中之一 。
原词如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据文献记载,此词一出,便立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
同时代人胡仔就很赞赏它,尤其是当中的“绿肥红瘦”一句,说“此语甚奇” 。
②稍后的陈郁对此句更是备加推崇,说“天下称之” 。
③此后,历代的文人、读者对该词也都一直赞赏不绝 。
对于其中的“卷帘人”,自古以来,人们都一致认为:它指的是“侍女”,鲜有二义 。
虽然最先主此说的人如今已难考证,但可以肯定,至少在明代,此说便已盛行 。
万历四十年(1612年)刻印的《诗余画谱》中,有一张依该词词意而作的绘画 。
画中即已明确地将卷帘人画成了一个侍女 。
④近几年出版的各种有关李清照诗词赏析的论著,也几乎都持这种“侍女”说,极少例外 。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通过女主人公与其侍女之间“凝炼的对话,曲折地抒写了惜花的心情” 。
⑤本文认为,将“卷帘人”肯定为“侍女”,似乎有点不妥 。
首先,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就已有“才女”之称,其高超的艺术修养是不容怀疑的 。
同代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就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
因此,用“绿肥红瘦”这样极富独创性的词语,在侍女面前表露自己的惜花之情,恐怕连她自己都会觉得索然寡味的 。
其次,持“侍女”说,则该词必然会被理解为一首“惜花”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