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图的禅宗

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 , 又名禅宗十牛图 , 在佛教里流传很广 , 近人如台湾的圣严法师和耕耘居士皆有注释或演讲 。作者普明禅师不知何年代人 , 修行者都很少关心自己的名份 , 著书立说无非为续佛慧命普度众生而已 。观此图之构思皆出自真修实悟 , 从自性般若流露所出 。
中国佛教禅宗自唐朝马祖建丛林 , 百丈立清规正式开始过上农禅并重的生活 。禅师在开示说法中少不了以日常生活的经验来训诫弟子精进修行 。以牧牛来譬喻禅修方法并非偶然现象 。佛遗教经说 “汝等比丘 , 已能住戒 , 当制五根 , 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譬如牧牛之人 , 执杖视之 , 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凡夫未修行(修行是指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前不知守法 , 不知持戒 , 胡作非为 , 造诸恶业 。如狂牛野性难调难伏 , 被色身贪欲驱使侵犯别人的庄稼 。
《法华经》把大菩萨的境界喻为大白牛 , 这里把沉沦五欲的凡夫喻为头角狰狞的黑牛 。佛经中把善业叫做白业 , 把恶业叫做黑业 。在禅修境界上凡夫闭目所见内心一团漆黑 , 即是被五蕴黑云所障 , 若能证见自性无相光明即为破五蕴浮云(不过境界深浅有别 , 不可得少为足)或者有人要问 , 最初的黑牛从何进来?也就是说众生从何而来 , 人类是不是上帝创造的?这个问题我想在大乘经典《法华经》中可以找到答案 , 或者看《圆觉经》也有所启发 。众生本来皆具足圆满光明的佛性 , 如王子住在王宫里整天享受丰盛的物质生活 , 可能那天感觉这样太无聊了 , 于是就离开王宫外出游历 , 最后竟迷失归家的道路 , 也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王子身份 , 沦落为丐帮弟子!父王(诸佛)看其挺可怜乃派遣两位得力亲信(菩萨)与王子一起共事 , 争取他的信任(四摄六度的修法) , 然后慢慢导归王宫 , 等待时机成熟最后才告诉他的真相:原来“我”就是王宫的主人 , 一切财宝是自己本来具足的 。在重庆大足宝顶山 , 有一组石刻像 , 形象地阐释了禅宗《牧牛图》 。
《牧牛图》在宝顶山石刻的圆觉洞左边 , 龛高5.7米 , 宽29.1米 。
“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 。禅宗是印度佛学与中国玄学杂交的产物 , 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它于中唐以后逐渐兴起 , 到了宋代已成一枝独秀的局面 。禅宗的教育重在启迪人的智慧 , 禅学者们拨开冗长枯燥的佛教义理思辩 , 强调“自悟、体认” , 认为“心”是绝对的主宰 , 同时他们又将“自性”与“佛”划上等号 , 认为成佛不需外求 , 主张“识得自性即是佛” 。在实践中 , 禅就是人的全部生活本身 。而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具有“人性”的耕牛就成了禅学者们“禅思”的对象 。以牛喻禅曾经盛极一时 。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 , 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 。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杨杰)《证道牧牛颂》而打刻 , 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 。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 , 牧人代表修行者 , 牛代表修行者的心 , 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 , 悟禅入门的过程 。全龛造像共分十二组:
第一组“未牧” 。佛家认为 , 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 , 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 , 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 , 就像没有涵养的人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暴跳如雷 , 无法自控一样 。第一头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冲出栅栏 , 正昂头犟项拼命朝山间狂奔 , 后面的牧人双手紧拽缰绳 , 正使劲地把它往回拉 。
第二组“初调” 。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 , 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 , 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 。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 , 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 。
第三组“受制” 。牧人站在牛首旁 , 右手牵牛 , 左手扬鞭 , 正驱牛下山 , 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 。旁边的颂词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 , 不牵终是不回头 , 虽然牛是知人意 , 万去低昂不易收 。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 , 但还不能麻痹大意 , 放任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