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包含信息的古诗( 四 )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春》一课时 , 首先利用声、情、图、文并茂的录音教学手段 , 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 , 先让学生初读课文 , 然后放录音 , 学生聆听欣赏课文录音并伴录音轻声读 , 跟录音试着读 , 以录音教学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 , 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中走入春天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 , 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情趣 , 更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基础 。
接着我又利用投影、计算机动画并配上音乐效果等制作展示一幅幅春天的图画 , 让学生在一种有效的情境中走入朱自清笔下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 , 让学生在一种极具形象的感官中获得对春的体验 , 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 以较好的教学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2、以多样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瓶颈 。
传统语文教学有它良好有效的一面 , 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 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迫切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介入到语文教学中来 。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也改变了语文教学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模式 。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使以投影、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为主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成为常态 , 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新颖 , 易于师生感情交流 , 及时反馈、引导 ,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 教师、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 , 语文的课堂真正变成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 教师成了课堂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 学生成了知识的获得者、建构者 , 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的蓬勃发展 , 教师作为信息的提供者 , 利用多种计算机语言组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动态三维模型 , 利用它们之间的关联编写教学课件 , 创设学习情境 , 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器以主动探索的方式学习 , 从而在与外界交互的活动中获得与建构新的知识 , 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 。
例如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 , 利用幻灯片、动画、动态三维模型演示云层的变化过程及天气变化状况 , 就让学生对如何看云识天气有了直观而形象的理解 , 我再配以通俗的讲解 , 课文的重点、难点便迎图而解了 。
在平时语文教学中 , 我一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文本资料 , 补充文本资料 , 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 从而让学生自如运用各种声像信息 , 有效突破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 , 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 真正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突破 。
3、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激活学习思维 。
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教学的资源更丰富、教学的形式更多样 , 教学的内容...
写一篇题为“我与信息技术”的报告,报告不少于500字 。
急!!!!...也许是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 , 我们家就有了电脑 。
爸爸说我从小抱着奶瓶、玩着键盘、两眼直溜溜地盯着显示器长大的 。
爸爸在家的时候 , 总是在电脑前打文章、编程序或者玩游戏 。
在我的记忆里 , 家里的电脑在不停的换代 , 小的、大的、直的、扁的 , 还有各种设备如喷墨打印机、上网的 MODEM、各式音箱等 , 就像玩具一样 。
说实在的 , 开始我并没有把信息技术看得怎么重 , 我对电脑没有太大的兴趣 , 除了玩玩游戏、查查字典 , 也没有什么好干的 。
后来 , 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 老师先把书本内容讲给我们听 , 再正正规规地开机实际操作 。
几节课后 , 我发现还有不少新知识 , 我了解到电脑是代替人脑处理信息的机器 , 它也和人脑一样输入信息、记忆信息、输出信息 , 通过网络 , 可以把全世界的信息联通起来 。
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台电脑 , 还有许多处理设备 , 以及互联网 , 电脑也不仅仅是只能打字、游戏 , 功能大着呢! 在我还不会写字的时候 , 就喜欢在电脑上画画 , 虽然线条弯弯曲曲 , 却也别有趣味 , 与后来在青少年宫学的画不一样 , 电脑里存下了好多篇作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