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 二 )


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张协状元》 作者:宋·无名氏 译句:有缘分的话千里迢迢都会赶来相约赴会,没有缘分即使面对面都无法牵手 。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 【唐代】 译句: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
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
6、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赠从弟》 作者:刘桢 【魏晋 译文: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
7、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
《不见》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 。
李白才思敏捷,创作速度很快 。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春望》 作者:杜甫 【唐代】 译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
9、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燕歌行》 作者:高适 【唐代】 译句: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唐代】 译句: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

【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

...
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代李商隐《无题》)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译文: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
3.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
(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译文:在破败的机器上织丝,但织的丝却组不成匹段 。
4.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
(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译文:我的心就像春天蓬勃生长的黄檗树,越来越苦 。
5.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南北朝民歌《西洲曲》)译文: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
选一句运用拟人手法的古诗词,并加以解读 。
运用借对手法的诗歌有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锦瑟》等 。
(一)《登高》 。
《登高》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该诗被认为是运用借对手法的诗歌典范 。
诗文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 诗中大量采用了对偶句式 。
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就可以了,该诗不但四联每联都对仗,第一联中还构成当句对,即“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 。
其中“渚清”的“清”字被借用作“青”和“沙白”的“白”相对,又叫做“借对” 。
(二)《锦瑟》 。
《锦瑟》是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文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在该诗中,第三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其中,“沧”被借作“苍”和“蓝”相对,也是“借对“ 。
要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山水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摇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王观《卜算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若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风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 。
雁荡山 瀑泉飞玉龙,羽旗导翔鸾 。
天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
雁荡山 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 。
初冬天气佳,雁归山未寒 。
有日照幽谷,五云翳层峦 。
入境见祥云,振衣登马鞍 。
瀑泉飞玉龙,羽旗导翔鸾 。
天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
灵峰观石室,枝屦穿(山赞)(山元) 。
山禽知我来,好音若相欢 。
群峰列春笋,丹青状尤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