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音乐·语言:动画电影声音设计的三大维度( 六 )


(1)在对白中叠加动物的吼叫或撕叫声,以此来提升角色的形象特征 。如《海底总动员》里的海鸥、《狮子王》里的木法沙等 。
(2)通过地域性或者口音强化人物的地域特征 。如:《马达加斯加》里的女警察、《寻梦环游记》里的米格等 。
(3)选择旋律化语言来替代对白,用乐器的特殊音色表现角色性格或形象特征 。如《糊涂交响曲》中的《音乐国度》、中国动画短片《三个和尚》等 。
(4)在“音乐动画电影”(动画音乐剧;Animated musical)中,“宣叙调”(recitative)是用来讲述故事要点的常用手段 。如《僵尸新娘》《埃及王子》等 。
(5)选择“合成语言”(synthetic language)创造出一种具备逻辑结构却难以理解的语言艺术特征 。合成语言一般通过“谐波”(harmonization)和“环形调制”(ring modulation)技术创建 。合成对白的目的是在一个科幻语境下,创建一种“拟真”(plausible)的交流 。如《星球大战》中的星际语言、《机器人瓦力》中的瓦力和伊芙 。
在动画电影中,观众对于角色人物身体特征的期望往往会基于他们的声音特征(音色),所以配音演员和动画角色互相依赖,而演员的声音和表现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配音演员因为没有了电影同期声与镜头的束缚,其声音表演将变得极富个性和自由 。在动画的历史长河中,不乏独特的配音天才型演员,他们与动画角色融为一体,创建了一种动画独有的语言风格 。如今,好莱坞绝大部分的大牌演员,都曾经参加过动画电影声音角色的遴选分配 。这种声音“明星化”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动画的商业成功 。
(二)表演规律
演员的表演是真人实拍电影中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而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表演,并不是演员在一般概念中的表演,它是夸张而杂耍式的 。如果要给这种表演一个定义,可以将它称之为“卡通化表演”,与其相对立的便是真人实拍电影中演员的现场表演 。当然,对于动画电影而言,除了卡通化的表演和模仿真人的仿真表演之外,两者之间还存在“程式化表演”(舞台戏剧化) 。因此,由于演员表演的不同,真人实拍电影与动画电影中的语言设计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
在动画电影中,“卡通化表演”,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动画规律”与其造型的表现方式是相匹配的,“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是漫画化的 。每一个对象的特征和其展现的动作都被夸大了”[5] 。也就是说,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表演(包括动作和语言),也如同其漫画的造型一样,应该显得非常夸张 。在我国,“动画规律”也被称为“弹性规律”,正如莫琳·弗尼斯(Maureen Furness)在其《动画概论》的著作中所说的“橡胶管”风格 。这种风格在美国早期的动画片中非常流行,这也与早期美国动画片作为普通商业电影的加映短片有关,动画片的职责只是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些轻松活泼的气氛 。因此,针对这种表演类型,动画配音演员就没有了任何潜意识中观念的约束,转而是无拘束的、夸张的语言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