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音乐·语言:动画电影声音设计的三大维度( 四 )


(一)从“米老鼠音乐”开始
许多早期的动画电影以持续的“全覆盖”(wall-to-wall)音乐为特色,尝试配乐和“旋律化音响效果”(musical sound effect)的混合 。不过,黄金时期的动画作品并不是都以这种音乐类型或方式为特色的 。黄金时期的动画音乐擅用刺耳的非和谐音、夸张的表现技法、凌乱节奏线条以及引用流行曲调 。卡尔·斯多林和斯科特·布莱德利(Scott Bradley)都倾向于用音乐来表现动作,这种风格被称为“米老鼠音乐”(Mickey Mousing) 。
对于那些叙事节奏快速转换的动画作品来说,则需要非线性的音乐类型,这样才可以满足转换并与画面内容匹配,因此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创作的音乐同样推动着作曲家不断打破技术限制 。如派拉蒙的动画以对白驱动并较少包含“形体笑话”(sight gags),音乐更接近于“真人实拍电影”的配乐方式 。作曲家温斯顿·夏普勒斯(Winston Sharples)创作和编配了很多这类音乐,尤其是“主题配乐”(thematic scoring;反复出现的旋律主题)会给予动画连续感,他利用歌剧式人物主题的概念,赋予了特定的人物以特定的音乐主题 。
20世界30年代至50年代,动画电影音乐开始显得重复 。随着电视问世,更出现了音乐缺席或音乐极简化的情况,有时也只限于某个主题之内,例如在《粉红豹》(Pink Panther)里的音乐 。确实,1970年至1980年间,出于降低电视卡通制作成本的考虑,动用一位作曲家或音乐指挥师,变得不太可能 。不过,多亏由丹尼·艾夫曼(Danny Elfman)承担音乐制作的《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音乐的质量终于渐趋恢复 。
动画电影长片则相对较少遇到这类问题 。不但如此,迪士尼公司甚至还获得了音乐上的成功,如艾伦·曼肯(Allan Menken)首先为《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担任歌曲作者,此后继续为迪士尼大部分动画电影进行歌曲创作 。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则找到了一位天才的写歌好手,兰迪·纽曼(Randy Newman) 。他的风格介于Pop和乡村音乐之间,能够使三维动画的冰冷审美变得“温暖” 。但在更多时候,音乐起到的还是“填塞”的作用 。当然,还是会有一些独立创作者,更加偏爱于将音乐用以对话的用途,使图像与声音之间建立沟通;如日本作曲家久石让(Joe Hisaichi)20年间为宫崎骏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中,音乐的比重和个性甚至超越了动画电影本身 。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动画部(NFB)在魁北克开展了专门针对声音的研究 。受到极端自由主义和音乐思想的启发,从20世纪30年代起,加拿大动画教父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便决心以动画与音乐紧密联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尝试直接在胶片上绘画并在光学声带片上刻划声音,这即是“动画声音”(Animated sound)的来源 。1937年,麦克拉伦的动画短片《爱在机翼上》(Love on the Wing)实现了他“动画声音”的首次体验,从那以后,麦克拉伦用此类技术制作了多部实验动画短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