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简介|周敦颐的生平简介

天禧元年(1017年) , 周敦颐出生 。周敦颐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周砺 , 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姐姐周季淳 , 还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弟弟周敦贲 , 兄弟姐妹间的感情极好 。
天圣二年(1024年) , 周敦颐8岁 , 其父病逝三年后 , 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投靠衡州(今衡阳)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 , 因他聪慧仁孝 , 深得郑向喜爱 , 又酷爱白莲 , 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 , 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 。现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
天圣六年(1028年) , 还不到十八岁的姐姐周季淳因病早逝了 。两个月后的一天 , 周敦颐八岁的弟弟周墩贲又因病夭折 。
【周敦颐简介|周敦颐的生平简介】月岩悟道
天圣七年(1029年) , 十四岁的周敦颐请示父母 , 在仆人周兴的陪伴下 , 带着简单的生活行李 , 带着许多书本 , 揣着许多想不明白的问题 , 奔向月岩 , 专心读书思考 。
千里投亲
天圣八年(1030年) , 周敦颐十五岁这一年 , 父亲因病去世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旅途奔波 , 周敦颐跟着母亲终于来到了舅舅郑向家 。
景祐三年(1036年 ) , 郑向依据官衔 , 按照惯例 , 可得到朝廷的恩荫 , 准许一名子弟出来做一名小官 。爱之如子的舅舅将这个机会给了他 , 周敦颐就此当上了朝廷将作监的主簿 , 就在同一年 , 周敦颐娶朝廷兵部职方郎中陆参之女陆氏为妻 。
景祐四年(1037年) , 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 , 周敦颐离开衡阳随舅迁润州丹徒县(今镇江市丹徒区)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 舅舅、母亲相继去世 , 周敦颐按照母亲的遗嘱 , 把她安葬在润州 , 与舅舅郑向为伴 。之后 , 周敦颐便在润州鹤林寺守丧 , 期间见过范仲淹 。
初入仕途
康定元年(1040年) , 周敦颐二十四岁 , 三年守丧期满 , 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 。
庆历四年(1044年) , 吏部来分宁考核 , 周敦颐得到广泛好评 , 二十八岁的周敦颐开始了他仕途的第一次升迁——提任南安军司理参军 。
兴教办学
庆历四年(1046年) , 周敦颐在担任荆湖南路郴州郡郴州县县令年期间 , 最突出的政绩是兴教办学 。一来郴县 , 周敦颐就在公务之余 , 利用旧有的县学兴教讲学 。二程的父亲大理寺臣程珦在南安(今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认识了周敦颐 , 见他“气貌非常人” , 与之交谈 , 更知其“为学知道” , 同他结为朋友 , 随即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至南安拜其为师受业 。
庆历四年(1046年)冬 , 升移到郴州的桂阳任县令(今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
皇祐四年(1050年) , 被改任为郴州桂阳令 , 继续兴教办学 。
至和元年(1054年) , 改授大理寺丞 , 知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 。到任时 , 当本地人得知他就是当年在宁做官时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颐 , 就高兴地说:“他是可能明辨是非安宁刑狱的人 , 我们这些人找到诉说的人了 。”(选自《宋史道学一》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