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简介|周敦颐的生平简介( 五 )


“太极动而生阳 , 动极而静 , 静而生阴 ,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 , 互为其根 。”(《太极图说》)
“寂然不动者 , 诚也;感而遂通者 , 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 , 几也 。”(《通书》)
“动而无静 , 静而无动 , 物也 。动而无动 , 静而无静 , 神也 。动而无动 , 静而无静 , 非不动不静也 。物则不通 , 神妙万物 。”(《通书》)
周敦颐用“物则不通 , 神妙万物”的动静观解释了“太极生两仪”的古老命题 。他用太极的“一动一静”解释了阳气和阴气的产生 。所谓“生阴生阳”、“分阴分阳” , 都是说阴阳二气是从太极自我运动过程中产生、分化出来的 。如果没有太极的“一动一静” , 即如果没有“无极(=太极)之真” , 那末 , 即使有“二(二气)五(五行)之精” , 也不能“妙合而凝” , 产生万物 。因此 , 把“万物生生 , 而变化无穷焉”这两句话与“物则不通 , 神妙万物”联系起来看 , 万物的生生不已不过是“变化无穷”、掌握动静主动权的太极在那里推动而已 。这就在“万物”、“五行”、“二气”之上安上了第一推动者——无极(或太极) 。
宋代道学家都用外因论解决理气关系问题 。二程的追问“所以阴阳者” , 朱熹的追问“所以变通者” , 都是受了周敦颐外因论的启发 , 为“形而上之道”的精神本体提供理论依据 。
主静立人极
《太极图说》的起点是“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 ,
周敦颐简介|周敦颐的生平简介
文章图片

周敦颐楷书《无欲故静》其终点则是“主静立人极”的封建伦理观 。
首先 , “无极而太极”自我运动的结果 , 最后产生了“得其秀而最灵”的“人”( 《太极图说》);而“天下之众 , 本在一人”(《通书》) 。这个众人之秀的“一人” , 由于掌握了所谓“仁义之道” , 就可以使“天道行而万物顺 , 圣德修而万民化 。大顺大化 , 不见其迹 , 莫知其然之谓神 。”(《通书》)这个“以仁育万物 , 以义正万民”的“圣人” , 就是代表“妙万物”的“太极”来统治社会的 。因此 , 被周敦颐神圣化、绝对化了的无形无象而又最高最初的“太极” , 归根到底是为宋代有权有势而又至尊至贵的封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 。
其次 , 太极的“一动一静”掌握了“化生万物”的枢几 , 使“二气”、“五行”、“四时”这一系列自然秩序在它的推动下“妙合而凝”、“变化无穷” 。与这种“妙合”相应 , 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 也是“阴阳理而后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 , 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通书》)这种“合理性” ,周敦颐叫做“万一各正 , 小大有定” (《通书》) 。在自然界 , 万物(“万”)与太极(“一”)各有其应处(“正”)的地位;在社会上 , 统治者(“大”)与被统治者(“小”)也有其不移(“定”)的等级 。周敦颐所欲论证的封建等级就是被以后道学家哲学化的所谓“不和乃和”、“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