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新技术时代与电影工业美学

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新技术时代与电影工业美学
文章图片

电影工业一般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采取系统的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从创意到产品最终完成都有着明确的系统内部分工,因而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国内外文化市场提供大批量的电影产品 。电影工业与美学的关系,最直接地体现在它的产品也即电影作品中,同时也是生产者和创作者美学观念的间接反映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电影工业和技术与艺术和美学时常处于对立状态,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亦表现为好莱坞电影工业与欧洲艺术电影观念的对立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界和创作实践的主流更加倾向于欧洲艺术电影一边,而对好莱坞电影工业凌驾于艺术家的话语霸权多持批判立场 。这一总体趋势当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也促进了中国电影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壮大,但是它的短板却也在后来的现实中日渐显露,概括地说即是对市场和大众的忽视,直接的表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市场的严重萎缩 。
21世纪以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推进下,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影产量和票房数量逐年攀升 。在这一总体向好的宏观背景之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自然就会浮出水面,比如,中国电影产业的链条是否业已建立并且足够完善?再比如,电影理论和批评是否形成了一个能与电影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分支?2017年,北大陈旭光教授在是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电影论坛上,提出了“电影工业美学”的概念,无疑是中国电影理论界力图深度介入电影产业的重要尝试 。以“工业”之名代替“产业”一词,窃以为重在强调电影“生产”环节,而非通常所讲的市场、生产、发行和放映等产业诸环节 。由于多年积习,理论界往往视电影工业与美学为隔山二虎,难以相互交融并协调发展,而新近加入的资本力量又常只关注市场和投资回报,甩开电影理论并侧重在“颜值”和“热闹”上花功夫 。在数字高科技时代,电影的视听语言表现不断发生重大革命,为电影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那么,未来的电影是否真的可以抛弃以往的文化艺术理论,而全凭新技术带来的电影新感觉独自向前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电影诞生之初就是凭借了工业和技术的力量,但却是伴随着人文艺术和理论的加入而真正成为“大众”和“文化”的产品 。
近期,有关电影工业美学的研究和争论涉及范围较广,问题的实质首先在于“电影工业美学”这一概念是否能够成立,一方面是在电影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美学的存在和生长空间究竟在哪里?另一方面是在数字高科技时代,数字化的电影工业是否可以生发出新的美学意识甚至是美学理论?这是中国电影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来自电影史的启示在于,“库里肖夫效应”将电影早期的一般性镜头剪辑上升为蒙太奇理论,因此极大地提升了电影技术的艺术品质 。目前,中国电影业界正在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电影生产的诸多环节,我们希望从电影工业生产的实际中,发现电影工业美学的生存和生长空间以及新技术带来的美学观念等问题 。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腾讯影业高级制片人冯峰先生 。根据当下中国电影工业的现状,冯峰认为电影工业美学必然是建立在电影工业基础之上,就电影生产而言,数字新技术正在形成一系列新的投入产出保障机制,如动态预览、数字资源库、完片担保等环节,这些都对电影工业体系的升级和完善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深入到新型的电影工业体系内部,或许我们会发现工业化分工协作与个人化的美学契合点 。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工业美学在面对新的电影生产样态时,如果真的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电影工业美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一种理论自觉,这将对我们电影强国建设起到极为深远的影响意义,同时也将对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产生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