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新技术时代与电影工业美学( 四 )


冯:导演在制作动态预览前,他可以去后期公司里问“你有没有航母的数字资产?”“有,我有20个 。”那就拿出来看,“我要这个航母,航母上要有个飞机 。”“我要这个飞机 。”然后飞机怎么运动?导弹要不要打到飞机……包括镜头怎么拍都可以探讨 。它不是单纯的镜头设计 。在动态预览里你的镜头在三维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 。因为数字资产不是二维的,是四维的 。
陈:数字资产是由专门的公司来制作?作为电影工业链条的一环,目前国内这样的公司是否已经很多了?
冯:你可以理解为3D打印就是打印的数字资产,它能把这个东西完整的打印出来 。数字资产是靠扫描的,在电脑里呈现为灰膜,后期再渲染 。比如说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头发?什么颜色?什么衣服?只要有大量的灰膜的数字资产,这个公司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在美国会有很多,在中国还没有大型的 。制作数字资产的时间越长越有价值 。目前,它在世界范围内起步时间都不算长 。漫威之所以能做它想做的系列,就是因为有数字资产 。不是说在电脑里输入一个钢铁侠它啪嗒就出来了 。它需要制作的过程,需要有人把模型建出来,不是一个平面的,是一个3D的,它靠手绘很难,最好是电脑构建,或者用扫描捕捉,完成后它是实际的、能动的,然后再渲染 。这个是介于电影工业的电脑技术层面 。可以将之概括为电脑技术,但没有这么简单,是一个复杂的事情 。
陈:新技术加入到生产链,然后形成了一种新的业态,最后所呈现出的电影美学样式,是和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完全不一样的 。
冯:比如说通过模型库来展现的一些陈设品,是和AR/VR是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电影,也包括动画资源库等 。这些前期工作,在我看来都是构建电影工业美学的重要环节 。你看类型化电影,它有很多场景是剧本给不了的,在中国你就无法想象可以去拍摄毁坏较大城市建筑物的类型片 。再比如说王家卫的打戏,传说剧本就一个字——“打”,有了这个你就没有推脱的余地 。给你一个电脑、几个程序员,你想怎么打你先弄清楚,因为剧组一开动花的钱就多了,你像王家卫一拍就是两年,那剧组就可以先不动 。只要我有一个数字资产库,一个人放这儿,他手怎么抬、脚怎么弄,都可以随便弄,一句“打”就不再是空的了,所以它是实现电影工业化新业态的一个途径 。哪怕不是全片预览,至少可以重场戏预览 。
陈:也就是说它的生产环节更加严密了 。像以前给个剧本,导演就去拍,拍到哪算到哪,甚至有些场景要耽搁好些日子 。这样的结果,其一是增加了作品完成的不确定性,其二是容易造成拍摄成本大大超过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