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村庄读后感锦集(11)


在这28个故事里 , 我都在回答“他们都去了哪儿” , 每一个家庭 , 都是一个答案 。而答案的结局则是 , 他们都消散于大地之上 , 以28种不同的方式 。
同样 , 这一户户家庭的消散 , 也是包含着风俗、道德、节气、传统和秉性、生活方式的消散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 , 能把那些远逝的往事、乡亲、习俗等永远留住 。
胡晓宜:作为长期关注底层并大量抒写乡村的青年作家 , 这条路是否会坚持下去 , 你的文学路还很长 , 近期有什么打算?
王选:这几年确实写了大量乡村题材的作品 , 但这也在我的计划之中 , 用两本书的体量给生养我的大地一份回报 。这两本书已经写完 , 其中一本就是《最后一个村庄》 。目前 , 对于乡村我能写下的大多都写了 , 以后或许不会这么密集了 。
而对于底层 , 我会一直坚持抒写 , 这是我的根 , 我的责任 。我无法做到写尽我们底层群体的悲喜 , 但我要用文字拨开生活的苦涩之壳 , 让我们看到光亮 , 哪怕很微弱 。
最近写了一个小长篇 , 12万字 , 快结束了 , 是关于精准扶贫的一个故事 。
胡晓宜:其实不管什么题材什么故事 , 最终我们都是在写“人” , 主旋律创作也同样可以深情动人 , 就如同最近全民在追的热播剧《觉醒年代》 。最后 , 我们还是来谈谈写作《最后一个村庄》这本书的意义吧 。
王选:《最后一个村庄》 , 它是一种虚指 , 是文学意义的“村庄” , 是某种虚构 。村庄会长期存在下去 ,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 , 我相信村庄定会变得更好 。这本书 , 写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 到二十一世纪前十年 , 这三十年之间的故事 , 也就是我所生活的乡村年代 , 这期间 , 大量农村人口流失 , 村庄出现了很多“症状” 。这种“症状” , 既是物质形态的 , 也是精神形态的 。
胡晓宜:“最后一个村庄” , 在某种意义上讲 , 是指传统的、故去的村庄 , 那个记忆中的村庄 , 也是人们的精神原乡 。
王选:是的 , 面对乡村现状 , 这些年 ,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 , 乡村从硬件和物质等方面有了很深刻的变化 , 那种“症状”得到“治疗” 。而乡村振兴是另外一剂“良药” ,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个方面将会得到振兴 , 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新的、别样的乡村 , 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