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方法论:改善亲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21堂萨提亚课》读

《美好生活方法论:改善亲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21堂萨提亚课》是一本由邱丽娃 / 徐一博著作 , 平装出版的图书 , 本书定价:2021-7 , 页数: , 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 ,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美好生活方法论:改善亲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21堂萨提亚课》读后感(一):原始的三角关系是我们一生的脚本
人好比一台电脑 , 有硬件有软件 , 硬件就好像我们人的五官和胖瘦、遗传基因等 , 硬件不会变 , 软件是随时可以升级的 , 电脑与电脑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 , 它们安装的软件和硬盘里所储存的数据 , 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是我们的相处关系 。有些人说关系最难改变 , 确实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是与关系共存 , 想要改善关系也需要一些方法 , 作者邱丽娃和徐一博协作的著作《美好生活方法论》一书 , 通过21堂萨提亚课 , 四大部分的学习和练习 , 改善我们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 让我们走向幸福的人生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 , 一致性沟通的重要性 。一致性沟通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说的话和做的事内外一致 。然而父辈教育我们说话留三分 , 不要心直口快 , 还有因为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 很多时候说出来的话和做的事不是出于本心 。马上就到七夕节了 , 有很多女孩想收到礼物 , 可心里想嘴上不说 , 就想让对方猜 , 如果对方猜对了送了心意的礼物 , 女孩会很开心 , 如果送不对就会找茬生气 , 很多男士也是很不解 , 买了礼物还生气 , 女人真麻烦 。生活中这种不一致表达让对方猜 , 或者让别人传话的事情太多太多 , 不会自己去真实表达 , 这样就会产生很多冲突 。很多时候不是不去一致性表达 , 因为在原生家庭中 , 亲子之间孩子是属于比较弱势 , 孩子在面对父母的情绪雷区的时候 , 孩子为了躲避这些潜在的危险 , 孩子为了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 , 生成了四种不一致的沟通方式 , 分别是指责、讨好、超理智和打岔 。这四种模式很常见 , 几乎每个人都会用到 , 为什么这四种就成了不一致的沟通方式了呢?原因是在沟通中“沟通三元素”没有都考虑到 , 沟通三元素:情境、自己、他人 。指责是在沟通的时候指责对方、远离对方 , 只考虑情境和自己 , 不考虑他人;讨好是在沟通的时候讨好对方、迎合和听话 , 只考虑他人和情境 , 不考虑自己;超理智是在沟通的时候运用理性 , 讲道理、分析和数据 , 只考虑情境 , 不考虑自己和他人;打岔是在沟通的时候开玩笑、转移话题、回避 , 不考虑情境、他人和自我 。所以在沟通中的少了三元素中的一种 , 都会发生一些冲突 , 让关系变的紧张 , 一致性沟通 , 既能考虑到情境 , 也考虑自我和他人 。产生求生存姿态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有很多未满足的期待 , 要想做到一致性沟通 , 就要学会看到自己的渴望和他人的渴望 , 才能对现实情境做出合理的认知判断 。运用冰山系统探寻冰山下的渴望 , 真正做到一致性沟通 , 下面我们一起认识、提升内在 , 让人生开始改变 。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在关系里我们更多的是看行为和事情上 , 通过别人的言语和表情做出判断 , 下意识做出防御姿态 , 可是在这些事件的下面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萨提亚模式的咨询技术是围绕冰山系统构建的 , 利用系统帮助个体觉察自己的知觉过程是如何被扭曲的 。系统大致从意识过程行动到意识和无意识交界处的应对姿态 , 再到无意识的情感体验感受和感受的感受 , 心理现实对待事件的观点 , 到深层内在的渴望和自我生命力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流鼻涕可孩子就想吃冰糕 , 大人一般情况下就会制止 , 孩子就会哭闹 , 大人不理解就会一顿吼骂或者打 。我们利用系统方法 , 看下大人和孩子水平线下面最深看不见的渴望是什么 。事件:孩子流鼻涕要吃冰糕 , 行为:不让孩子吃;应对姿态:指责;感受:担忧、气愤;感受的感受:血压上升;观点:都流鼻涕了还吃冰糕 , 这样不就生病了 , 生病了住院 , 孩子受罪还花钱 , 那可不行要制止 , 当制止孩子的时候孩子不听哭闹 , 突然血压上升怒气一下就上来 , 我是为你好你还闹腾 , 就会吼骂和打 , 为什么直接去到指责 , 因为在小时候原生家庭里父母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渴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心 , 自我生命力的价值感和不安全感降低 。同样的事件 , 孩子的应对姿态:指责和讨好 , 感受:害怕;感受的感受:有点发抖;观点:刚才跑了一圈很热 , 就想吃一个冰糕 , 我不想父母管我 , 我想自己说了算 , 可我又担心父母生气会打我;渴望:被接纳;自我生命力:独立自主下降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看水平线以上的事情 , 水平线以下的东西完全忽略 , 所以我们要时刻觉察自己的情感感受 , 去接纳感受 , 理解浮现的想法 , 有时因为生活经验我们总结一些固有的观点 , 因为这样让会很好的应对生活发什么的各种状况 , 就因为这种固有的观点让我们不是多了智慧 , 而是出现了一些偏差 。当我们时刻觉察浮现的想法看我们的期待和更深的渴望 , 当看到被封藏的渴望时 , 改变就发生了 , 我们更加能接纳生活 , 活在当下 。为什么我们会封藏渴望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为了在原生家庭里更好的生存 , 我们选择把自己的渴望封藏 ,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怎么走出原生家庭的桎梏 。原生家庭的终结者 大家对原生家庭这个词都不陌生 , 为什么说一提到改变就要从原生家庭说起呢? 每个人都是由两个细胞合成分裂 , 然后形成的人 , 底层色彩都是相同的 , 那在后面的不同就是因为每个家庭的三角关系的不同 。父母是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 , 两个不同家庭有又不同的父母 , 这样的结合都各自带着原有家庭的模式进入一段新的婚姻 。每个家庭内在关系脚本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 , 分为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 。等级模式是关系中处于高等级和低等级 , 比如很多父子关系里 , “老子说了算”就是等级模式 , 父母就是高等级 , 孩子就是低等级 。这种模式会让低等级一边服从一边反抗 , 所以会看到很多孩子小时候听话 , 到了青春期就和父母对抗 。成长模式是彼此互相尊重没有高低之分很平等 。这样的模式里 , 彼此一致诚实 , 能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和认可 , 也会站在对方角度共情对方 , 这样内在就会得到滋养 , 生命力就会绽放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做到成长模式而是去到等级模式呢?原因就是在每个家庭里除了一些文化影响 , 还有一些隐形的家规 。萨提亚模式通过家庭重塑技术三阶段让我们看到隐藏在每个家庭的故事 。通过家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影响力车轮三种工具 , 看到过去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 从而看到一些一直影响当下时候的事 , 然后做到转化 。通过这本书的工具让我们更加清晰我们原始的三角关系脚本 , 这些脚本影响我们一生 , 当我们看到这些才会实现核心自我系统的升级 , 让自我发生化茧成蝶的蜕变 , 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 改善我们的关系 , 让生活更加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