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调查报告如何写?( 九 )


六、调查结果:
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 , 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 。(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 , 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 。(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 ,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 , 标新立异 , 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 。(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 , 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 , 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
【杨老师的话】
写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 , 它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 并一定要有实践为前提的 , 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华紫薇同学能从“街头错别字”入手 , 切口小 , 调查却很有意义 。调查报告的几个要素完整有条理 , 一目了然 , 思路清晰 , 尤其是通过图片展示 , 有力地说明了错别字的常见和危害 , 新颖而有效 。
不过杨老师还有两个建议:
一、从调查的内容与范围来看 , 小作者显然将这次调查重点放在“街头错别字”上 , 如果对照题目——《关于汉字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 那调查的广度就不够了 。所以 , 建议将题目改成《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 就确切了 。
二、如果调查的结果中能先以数据形式总体汇报这次调查结果 , 再以图片形式展示街头错别字 , 会更有说服力 , 增强调查的深度和可信度 , 对吗?

小学生错别字调查报告如何写?


调查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 , 小学生在校学习更是无时不刻与汉字打交道 。但是 , 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 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 , 司空见惯 。为了了解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 , 帮助学生规范用字 , 我展开了调查研究 。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 , 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 , 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 , 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 。在小学学习阶段 , 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 , 即随着年级的增高 , 识字量增大 , 错别字渐渐增多 , 中年级即三四年级达到顶峰 , 五六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