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从哪里来读后感锦集(21)


法国爆发大革命,它的思想不为欧洲诸国所容,诸国组织反法同盟意图颠覆法国的革命浪潮,法国奋起反抗,数次战胜反法同盟,将大革命的思想散布欧洲 。战胜后的法国,开启了法国对诸国的征服统治 。
曾经四分五裂、备受制约的德国,在完成一统后,拥有强大的国力,威廉二世上台,民族的特性—好斗、善战逐步发展成为德国军国主义,作为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
经历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日本,在1853年美国黑船压境的情境下第一次认识世界,签定诸多“城下之盟”,国内财富外流,百年维新带来全新的日本,为证明实力,向欧洲强国看起,走出日本的军国主义,设想日本的“强国之梦,称霸之路” 。
事实上,逻辑一贯性在人类的思维中是一个何等不受欢迎的角色,而现实的、便利的因素又如何驱使人们以割裂的眼光看待事物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实在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社会与社会、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扩大化、集中展现 。
任何一种思想主张如果想要深入人心,理性上是否圆融无碍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合乎人之常情,而情绪上的厌恶程度决定了道德的维度 。最近,“日本爆发海啸”、“巴黎圣母院起火”、“欧洲遭难民涌入”之类的话题引发争议,有人驳斥中国人“看戏不怕事大”的丑态,有人辩护“汉奸,添狗”的丑态,说到底,究竟谁对谁错?其实没有,道德问题属于情感范畴而非理性,任何一种经过审慎权衡而得到履行的责任,都是一种情感上的偏好,因而也是逐利的 。而这种偏好,处理的好是仅限于自己,处理的不好就渐渐发展成为“你是错的”从而走向极端曲解 。
战争以侵略与抵抗侵略来对正义加以区分,但战争进行到下半场,这种区分早已不再存在,有的只是“战争扩大化” 。扩大化的战争,没有绝对正义!
较次要的正义原则:
日本的近代史从这里开始 。1853年7月8日,美国任命佩里率领东印度舰队四艘黑色战舰前往日本,强迫日本开港,面对态度强势的佩里和他手下的舰队,从学习了近2000年的强大邻国-中国(清政府)和荷兰的遭遇,日本人以欢迎的姿态接受了开港的要求 。2003日本民众纪念横须贺开港150周年 。
值得深思的是,佩里率领的东印度舰队粗暴地踢开了日本的国门,但日本不仅没有把他当作侵略者,还将其作为开国的恩人来纪念 。日本人认为,日本民族之所以可以有后来的强大,同佩里的造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佩里是日本促使日本开放改革、富国强兵的恩人 。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更是写道:“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不会熄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