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研究》读后感100字( 二 )


假如翻开现在的研究屈原的文章,或许其中的见解更会集中于文学意义之上——这一点也可以理解 。但是在民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像屈原这样的人,再过两千年,不还是值得纪念、永远不会被忘记的“那一个”吗?
《屈原研究》读后感(二):战国屈原,重生于民国
一提到屈原,很多人联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爱国诗人”了,然后就是端午节了 。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是失败了的,但作为诗人,他却得到了很大的成功 。人民都同情他,不仅楚国的人民同情他,就是全中国的人,自他死后两千多年来一直都同情他 。每年每到五月五日,全国各地的划龙舟、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他 。而这个习俗也传到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去了 。
有意思的是,在民国时期,竟然有人对屈原提出过质疑,认为根本就没有屈原这个人,而《离骚赋》的作者是淮南王刘安 。
实际上,“疑古”在当时是一个潮流,毕竟连汉字,当时也有人说可以不要,在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汉字拉丁化,其中刘半农、鲁迅等最为积极 。
但“疑古”不代表不要古,而当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也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因此,虽然屈原失败了,楚国失败了,但他代表的文化却没有失败,所以郭沫若将屈原、楚辞、精神联系在了一起,认为“由楚人所产生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 。中国人如不灭种,中国文如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 。
1940年端午节,重庆文化界纪念屈原,有人提议将这天定为“诗人节” 。郭沫若分别在《新华日报》发表了《革命诗人屈原》,在《大公报》发表了《关于屈原》,着重论述了屈原对于“国族的忠烈”,“中华民族的尊重正义,抵抗强暴的民族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 。
可以说,屈原重生于抗日战争最危难的时候,为人们点亮了文明的微光 。
而另一方面,郭沫若先生又赋予了屈原的人民性 。
屈原最为人熟悉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难 。″(《离骚》),其中对于民的理解也有不同的主张 。
郭沫若先生将民译作了“人民”,但闻一多先生认为,民就是做“人”解释,这句话接单理解,就是感慨人生多难 。
而除了诗歌本身,郭沫若也认为屈原的诗的形式,主要是从民间歌谣发展而来,所使用的的词汇也多是人民的词汇 。
实际上,在最初关于屈原的研究中,郭沫若先生和闻一多先生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后来郭沫若先生拥抱了人民,因此对于屈原的解释也充满了对于人民性的强调 。
另外必须说一下,这本由文津出版社出版的《屈原研究》实际上包含了两本书,一本是郭沫若先生于1943年出版的《屈原研究》,另一本则是郭沫若先生在1935年至1953年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反复推敲、修改的白话《 楚辞》即《〈屈原赋〉今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