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研究》读后感100字( 四 )


最新出版的《屈原研究(增订本)》除了收录有郭沫若先生的多篇屈原研究文章之外,将郭沫若先生的《〈屈原赋〉今译》一并收录 。秦以前的诗人有诗集存世的只有屈原一人,郭沫若先生反复推敲、修改的白话今译《 楚辞》对于我们理解屈原及《楚辞》大有助益,是非常珍贵的文字财富 。
郭沫若先生在《屈原简述》一文中写道:《离骚》是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屈原把宇宙中的森罗万象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存在,而且都可以用来替他服务 。屈原是一位诗人,并且是一位顶级诗人,时代玉成了屈原在诗域内的成功,漂泊成就了屈原的天地诗魂 。
屈原的大量余作中,我本人最喜欢的是《离骚》中的这一段——
我在春天饮用着木兰花上的清露,
我在秋天餐食着菊花瓣上的红霜 。
只要我的精神是美满而又加顽健,
我就长久地面黄肌瘦呵,又有何妨?
(为方便阅读,此处引用郭沫若先生的译文)
尽管《离骚》是屈原创作于青年时期还是老年时期未有定论,但它完美展现了屈原不愿随波逐流、洁身好修的精神追求 。至于说是否有屈原存在,《离骚》是否为屈原所作,郭沫若先生已经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多次论证,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得出客观理性的结论 。
《屈原研究》读后感(四):在楚辞的诗句里寻找屈原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正月寅日)对于今人来说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人物,近似于一个华美的意象 。他的名字和端午节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根据《史记·屈原传》记载:“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遭到楚国顷襄王长达十余年的流放,因等不到浊世变清明,带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寂,抱石沉江 。彼时约为公元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的五月初五,后世之人在这一日,皆竞赛龙舟,投角黍于江,悼念这位大诗人 。时至今日,一年一度,屈原作为端午节所指向的历史和文化形象会反复地被提起,无论是吃粽子还是划龙舟,都仍然被赋予对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悠远的怀念 。正因为频繁地被提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屈原早已成了一位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最熟知”的人物 。这种熟知,往往造就了对他本人及作品进行深入探究的缺席,就好比住在西安和北京的当地居民,鲜少亲自去参观秦始皇陵和紫禁城一样,越是自觉亲近,往往越是陌生 。所以,屈原成为了很多人眼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
我们对屈原的认知还包括了: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他开浪漫主义文学之风,是楚辞这种文学形式的书写第一人 。这些宏大的标签,让今日之读者对他望而生畏 。而各种历史、文学教材,以及文学史论著里对他过于“鲜明”的定位,也使得读者没有办法直接面对他的诗作而尝试与他共情 。如何能做到呢?屈原是郭沫若等史学家笔下“为殉国而死”的革命诗人,是“以德政作中国之大一统”的民族诗人,以及,他思想里的“人民性”是他的基本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他才能博得人民的同情,他的诗才能够有充沛的生命,云云 。这个高度,显然不是普通人日常所能企及的高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辽远得不可触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