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发展|数控机床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五 )




1978年后 ,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 , 我国数控机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初步建立产业体系并推进产业化 。80年代初期 , 通过引进数控系统、机床主机技术 , 并与国外公司联合设计 , 我国开始研制和生产数控机床 , 例如:青海第一机床厂根据机械工业部安排与日本FANUC合作 , 研制成功国内第1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XH754 (1980年);北京机床研究所与北京第三机床厂合作研制成功国内首个JCS-FMC-1/2卧/立式加工柔性单元 , 北京机床所与日本FANUC合作研发的我国第1条回转体加工柔性制造系统投入生产;南京机床厂与德国TRAUB公司合作生产TND360数控车床 , 成批量应用于生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国内首台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CNC-4D 成批量成功应用于航空企业XK5040铣床的数控化改造(1983年) 。“六五”期间(1981~ 1985) , 对数控机床采用直接从国外“引进技术”的方式 , 通过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购进样机等方式 , 引进数控机床及相关技术183项 , 开发出数控机床新品种81种 , 累计可供品种达113种 , 这成为我国数控机床从展品、样机走向商品的一个分水岭 。


“七五”期间(1986~1990) , 国家安排了数控机床科技攻关专题和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主要内容的“数控一条龙”项目 , 包括5种机床主机和3种数控系统的消化吸收国产化 。


“八五”期间(1991~1995) , 以“自主开发”为重点支持国产数控系统的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 成功开发出了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中华Ⅰ型(北京珠峰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 , 华中Ⅰ型(武汉华中数控)和蓝天Ⅰ型(沈阳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档数控系统 。


“九五”期间(1996~2000) , 以推进数控机床“产业化”为重点 , 在技术方面基于工业 PC 平台的普及型数控系统开始走向实用 , 并且攻克了开放式网络化多通道多轴联动技术;在产品方面 , 重点发展数控车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锻压机床和数控重型机床等6大类产品 , 形成主机批量生产能力和关键配套能力 , 到2000年 , 我国数控机床品种达1500种 , 还研发出了5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并投入市场 , 但此期间机床工业的产值数控化率一直在20%左右徘徊 , 产量数控化率不足10%;在产业方面 , 国产数控机床面向市场竞争的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 开始进入市场竞争阶段 。


十五期间 , 中国机床进入了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阶段 , 数控技术及产品得到了快速普及和升级 。


“十五”期间(2001~2005 ) , 随着 2002 年中国正式加入WTO , 我国数控机床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 国产数控机床产量以超过30%的幅度逐年增长 , 国产5轴联动加工中心和5面体龙门式加工中心为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关键装备 。这期间 , 在国家“863计划”中还实施了“高精尖数控机床”重点专项 , 支持了航空、汽车等部分重点领域急需的高精尖数控装备研制 。


“十一五”期间(2006~2010) , 我国机床工业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 2007年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分别进入全球机床行业前 10强 。一方面 , 一批机床企业“走出去” , 到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并购 , 如沈阳机床在德国设立技术研发中心 , 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北一机床分别并购 Ingersoll(美国)、Schiess(德国)和 Waldrich-Coburg(德国)等 。另一方面 , 国内市场对中高档数控机床需求急增 , 机床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 “十一五”期间金属切削机床中的数控机床产量达72.8万台 , 与“十五”期间相比 , 增长 281% , 产量数控化率从15%(2006年)提高到30%(2010年);一批民营数控机床企业开始快速发展 , 其产品在一些细分领域(如3C、汽车零部件和家电等)占有重要地位 。从2009年开始 , 中国在金属加工机床的生产、消费和进口三个方面均列世界第一 , 并保持到 2018年 。2009年 , 国家出台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启动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04 专项”) , 聚焦航空航天、汽车以及船舶、发电领域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需求 , 进行重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