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问题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运用鸽巢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列举、假设、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
3、使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这里有一副牌,拿掉大小王后还剩52张,5位同学随意抽一张牌,猜一猜:至少有几张牌的花色是一样的?(指名回答)
2、师:大家猜对了吗?其实这里面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叫做“鸽巢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通常从简单一点的情况开始入手研究 。请看大屏幕 。(生齐读题目)
1、教学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
(1)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PPT)总有:一定有 至少:最少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要动手来验证一下 。
(2)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一张作业纸,请同桌两人合作探究: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探究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一生读要求)
(3)汇报展示方法,证明结论 。(展示两张作品,其中一张是重复摆的 。)
第一张作品:谁看懂他是怎么摆的?(一生汇报,发现重复的摆法)
第二张作品:他是怎么摆的?这4种摆法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板书:(3,1,0)、(4,0,0)、(2,2,0)、(1,1,2)
师:我们要证明的是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4种摆法都满足要求吗?(指名汇报:第一种摆法中哪个笔筒满足要求?只要发现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就行了 。)总结: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一共只有四种情况,在每一种情况中,都一定有一个笔筒中至少有2支铅笔 。看来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
师: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数学上叫做“枚举法” 。(板书)
(4)通过比较,引出“假设法”
同桌讨论:刚才我们把4种情况都列举出来进行验证,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就能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还剩下1支,这时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那个笔筒里就有2支铅笔了 。(PPT演示)
(5)初步建模—平均分
师:先在每个笔筒里放1支,这种分法实际上是怎么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