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佳节》教学设计怎么写?( 四 )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 。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呼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 。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
配合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 。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 。
学情分析: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情怀 。可是,当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文化被人们所接受,重洋节而轻传统节日的现象日益严重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会深感不安 。我们的学生,说起“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知之甚少,不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习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知道它们的习俗、传说、相关诗词等,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
教学重点:
正确识字、写字 。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感知传统节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单元第三课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指名读)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
(指名读)指“传”:左边一个单立人,右边一个专 。这些节日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 。
(指名读)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传到现在 。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齐读)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进入传统节日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我们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请同学们翻开书P3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