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佳节》教学设计怎么写?( 五 )


(二)检查自读情况
1分组出示生字,指名读 。
翘舌音节生字:传舟
后鼻音节生字:堂统郎饼赏巷
第三组生字:贴宵祭乞巧菊艾
2去掉拼音,同座互相检查 。读对了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帮他 。
3打乱生字顺序,开火车读 。
4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读读课文,拿出铅笔圈画出来 。
(1)出示词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2)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传统节日?
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 。
(3)这七个节日的顺序是不能乱的,读一读,猜猜为什么?
(4)出示每一个节日的时间 。告诉学生,它们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每个节日名称,都藏着时间的秘密 。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都是按中国人自己的农历时间来过的,清明节是按公历时间来记的 。(齐读)
三、精读课文,品味传统节日
(一)红红火火中国年(春节,正月初一)
1我们每年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出示词语:春节)
为什么叫春节呢?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用盛大的节日迎接春天 。
2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出示第一句话)
3“贴窗花” 。
(1)指名读“贴窗花”,一张普通的红纸,可以剪出各种图案 。
(2)出示各种窗花,你喜欢哪一种窗花?
引导学生观察窗花图案的丰富内涵,知道人们借助窗花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祝福 。
(3)我们来贴窗花,送上自己的祝福 。指导读“贴窗花” 。
(4)过年,我们会贴窗花,还会贴什么呢?
(5)一双巧手,贴出美好祝福,更贴出中国人的智慧!(齐读)
4“放鞭炮”
(1)古人为了把“年”这个怪兽赶跑,纷纷放起鞭炮 。
指导读“放鞭炮” 。
(2)鞭炮又叫“爆竹”,诗人王安石有一句诗这样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5老师引读: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
(1)春节,我们和家人还会做什么呢?和同座说一说 。
(走亲访友、得压岁钱、吃团圆饭、看春晚等等)
(2)品读词语“人欢笑” 。
红红火火人欢笑,喜气洋洋人欢笑,团团圆圆人欢笑,其乐融融人欢笑 。
6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红红火火,中国年!(齐读第一句)
7小结:春节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天里的第一个节日 。所有的中国人,包括远在海外的华人,在这一天,这一刻,都会一起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齐读第一句)
(二)热热闹闹元宵节(正月十五)
1春节过后十五天,我们迎来第二个传统节日 。这天我们又会做什么呢?自由读第二句 。
学生自由表达:看花灯、猜字谜、吃元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