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说课稿怎么写?

各位评委老师 ,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 。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鸿门宴》属于古代记叙散文 , 也是学生进入高中所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 。
(二)教材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 , 围绕“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标要求确立三维目标: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 , 了解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 。
2、了解文言实词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的一些规律 , 理解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些知识 。
3、学习本文紧凑地安排故事情节、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写法 。
4、感受作者隐忍发愤的著述精神 , 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 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
【高一语文《鸿门宴》说课稿怎么写?】(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高一阶段 , 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 , 对魏晋历史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 , 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 , 并通过朗读指导 ,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 培养学生欣赏魏晋历史散文的能力 , 养成思辨的习惯 。
据此 ,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 。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
2 。学习一分为二地评判人物 。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刚入高中的学生 , 不少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 只满足于盲目背诵 , 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 , 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 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 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 , 考试时全凭猜测 , 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 , 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 , 或借文释史 , 或者借史释文 , 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 。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 ,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 , 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 , 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 ,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
(二)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 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据此 , 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
B、参照注解 , 动口动脑 , 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