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说课稿怎么写?( 四 )


(四)课堂延伸部分
我引用列宁的比喻——有时历史的发展就像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大串房间中的一间 , 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另一个房间——对全文进行总结 , 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
作业布置:
一联系情节背诵第三、四段;
二写一篇读后感 , 谈谈你从“鸿门宴”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
板书设计 。
最上方两行分别横写标题“鸿门宴”和“司马迁” 。板书重心是项羽、刘邦的人物分析:上半部分左边横写“项羽” , 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自矜功伐、为人不忍” , 右边对应其形势的转化情况“主动”到“被动”;下半部分左边横写“刘邦” , 中间对应其主要性格“能屈能伸、狡诈果断” , 右边对应“被动”到“主动” , 各自用线相连 , 上下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板书设计可以突出本文人物传记的特色和人物的鲜明性格及由此产生的形势逆转 , 是为教学重点的突出服务的 。
《鸿门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鸿门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及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 节选自《史记》 。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技巧 , 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 描绘了众多富有戏剧性的令人难忘的场面 , 情节波澜起伏 , 扣人心弦 。鸿门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刘、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 生动地对比了双方的高下 , 并预示了胜负的必然结局 。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如何通过本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 这是关键所在 。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 能理解词句含义 , 读懂课文 , 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
根据课文特点 , 结合大纲要求 , 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 , 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人物个性化语言 , 分析人物性格 , 学习一分为二地评论历史人物 , 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和价值目标:
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 , 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