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创作的尴尬 如何评价散文诗在当代的尴尬地位( 八 )


老干体的特点
一、从不讲究格律到讲究格律
过去,由于“老干体”创作队伍素质较低,甚至不懂得诗词的基本知识,根本不怎么讲究格律,但凡八句的都标明是律诗,四句的都标明是绝句,长短句就标明某一词牌,显示出大无畏的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但后来发现这实在是无知的表现,所以发展至今,尤其国学的提倡,“老干体”创作队伍的进一步年轻化,“老干体”也开始注重格律了 。那些讽刺“老干体”不讲格律的论调已经不合时宜了 。
二、继续保持关注时事的优良传统
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是我们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老干体”自产生以来就保持这一特色,当代“老干体 ”尤其如此,时刻关注党和政府的动态,进行歌颂,比如召开人大、政协会议,就肯定有胜利召开、圆满闭幕、意义重大的盛赞 。像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反对台独等重大课题更是主要题材 。但关注时事的诗词并非都是“老干体”,因为未必得“老干体”的精髓 。“老干体”的精髓是什么呢?看下一个特点 。
三、紧扣时代主旋律,立意上千篇一律
“老干体”诗词的立意一般来自党报的观点,上面说“一定要根治海河”,那就歌颂,上面改口说要保持生态环境,也随时可以换个说法;两岸问题,我们过去讲不允许美国干涉内政,台湾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政策更加开明和灵活,胡锦涛在纽约和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提到了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老干体”面临此类尴尬是丝毫不觉得尴尬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胸怀世之罕见 。
四、语言乏味、套话连篇
郭老之后的“老干体”创作队伍多是些没什么文化的老干部,在词汇和诗歌技巧上是谈不上的,所以形成了“语言乏味、套话连篇”的独特艺术风格,保持至今 。如:
《庆祝十大在京召开》
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
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 。其实,“老干体”并不是不讲究修辞,反而是大用修辞,主要特色是怎么俗就怎么来,如上面的“春雷”、“春潮”、“硕果”、“新苗”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
五、观点陈腐,思想僵化
“老干体”的重要艺术特色还在于其千篇一律的表现手法的思想内容 。开会没有不成功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政策没有不拥护的,腐败总是少数的,反腐总是有力的……总之,“老干体”里没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都是和时代潮流融为一体的杰作 。
六、气势宏大,内容干瘪
“老干体”多用“千年”、“天下”、“九州”等狠词,以掩盖内容的贫乏 。如“喜看飞船翔宇宙,欢呼跃马续征程”,又如“中西开发川原壮,上下廉明社稷清”等,都深得“老干体”的精要 。
七、歌功颂德与忧国忧民共存
“老干体”从单纯的歌功颂德发展为歌功颂德与忧国忧民共存,这是由于大家对“老干体”歌功颂德的讽刺而促使“老干体”作者在题材领域的拓展 。但“老干体”的忧国忧民也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主要还是陈词滥调,如写下岗职工,就算民间疾苦,写警车开道,就是鱼肉百姓 。
八、摆脱时事诗的束缚
“老干体”摆脱时事诗的束缚,进入更广阔的创作领域,但仍保留其独有的艺术风格 。如写月就是思乡,写秋就是忧愁,写竹子就是高风亮节,写老头就是老骥伏枥,从来没有求新的立意 。
注:
很明显,其中有些言论可能很中肯,但存在偏见,也是显而易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