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创作的尴尬 如何评价散文诗在当代的尴尬地位( 六 )


客观的现实却是,以上作品大面积的音韵不协,但读之却浑然不觉,人不以为病,反以佳联视之 。这是为什么呢?宽对是正常现象,破律也是正常现象 。平仄作为重要的对仗元素,一般都是为作品的整体“对称度”做贡献的,而根据创作的实际需要,也可成为深度破缺的对象 。创作者在处理“矛盾平衡体”时,他可以考虑让某一元素的“不对称度”达到较大值,而通过对整个体系的把控,使系统形成一个新的合理的平衡态 。当“对称”与“不对称”的矛盾比较尖锐,而又需要选择一个非一般的平衡点时,单看这一组矛盾,可能有突兀感,而放眼整个“矛盾体系”,却依然实现了整体的对立统一 。第一联主要靠杰出观点取胜,第二联以境界胜,第三联则观点、境界、气势三美俱 。越是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突出,作品在平仄、对仗方面越有深度破缺,制造突兀感的资本 。最终作品完成后,在整体艺术效果突出的情况下,突兀反而成了美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后两联,不工而化,愈显流动、摇曳之美 。当然,不是所有的断手断脚,都可以成为维纳斯,如果思想性、艺术性方面档次不到,而仿效之,则整个“矛盾体系”难以平衡,达到圆融,遂成效颦之举 。
欣赏上面的例作,如同欣赏优秀的章草 。章草的一些笔法,特别是横笔的起落总是在同一个方向上,风格类似,但观之整字,重心很稳,而姿态优雅 。
2、词句深度破缺型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黄济生题青城天师洞)

众峰齐让佛门高,稽首如来,要分此半轮秋月;
一览尽收天下秀,满心归去,胜游他五岳名山 。(钟云舫题峨眉山金顶)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
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梁启超集赠徐志摩)
赏析:这批作品,以词的词性,词句的结构迥异为特点 。造成这一结果的,是宽对,借对等手法 。有些宽对的破缺程度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失对 。黄济生联“休言/退后”就是典型的深度宽对,“命/宽”也颇宽,整个后分句对仗的“参差感”明显 。钟云舫联“峰/览”“轮/岳”都是典型的跨词性宽对,联作中比较常见,能带给仪仗以曲度 。中间分句,则更是如奇峰突起,“如来/归去”属于借对,“稽首/满心”属于一字极宽一字极工的借对组合,组串起来,构成全然不同于常规的无情对仗句式 。梁启超所集之联,则更加大胆,前两个分句,除了“桥边/影下”工整,其余几乎都是深度宽对,甚至不对 。按照人们沿袭的审美观,似乎实在难以容忍 。
偏偏是这些明显“不守规矩”的作品,第一联堪为经典名作,世人广为传诵 。第二联也忝列钟云舫的代表作,令人击节 。第三联更不得了,在梁启超所集二三百联中,不乏工整精妙之作,作者居然自认此作是最得意者 。这恐怕叫今天的方家百思不得其解 。即使是集句,评价对联好坏的标准应当只有一个呀 。就当是梁氏自创,难道该作就不佳了?
当今联界已明白词性、结构“两个一致”是不正确的,却只肯稍退一步,要求“对品”“对应”,说白了就是规定“两个尽量一致” 。这是凭审美惯性,想当然!退让的幅度,应当在充分认识传统对偶实践、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再作结论、定规则 。事实证明,经过作者妙手的处理,“矛盾体系”出现了风格独特的“均衡态”,局部错落,无碍对立统一 。试看作品整体,多处借对、宽对甚至失对,而仅论整体对仗上的匹配,力量上的比较,缺陷何在?遗憾何在?尤其是梁启超联,字词对仗、句子结构错落得如两行篱笆,却也是一种深合美学原理的模式 。谁说用一堆毫无规则可言的乱石,就不能砌出“整体对称感”不失的绝妙艺术作品来?
悦赏此类作品,如赏怀素、张旭之狂草 。眼前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然而,在这无比灵动中,却依然不失方正汉字整体左右对称之风骨 。
3、节奏深度破缺型
直道古犹行,嘉祐四真,姓氏独为天下望;
公墩今已改,香花一曲,溯游宛在水中央 。(王尚辰题包公祠)

著书成二十万言,才未尽也;
得谤遍九州四海,名亦随之 。(曾国藩挽汤鹏)

惟楚有材,并曾湘乡再造玄黄,大名千古两侯相;
胡天不憗,俾我诸夏中流砥柱,硕望一时孤老彭 。(吴獬挽左宗棠)
赏析:这类作品的特点是节奏去律句、骈句甚远 。“二字一节”为节奏,与标准音步整体合拍,同步推进,上下一致,也属于“对联美”的重要因素 。违背它,可能不影响上下对称度,却也减损“节奏美”的指数,间接影响“对称美” 。同样,这一元素也可以深度破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