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创作的尴尬 如何评价散文诗在当代的尴尬地位( 七 )


王尚辰联综合运用了直对、自对、借对、异步手法,其中“天下/望”对“水/中央”节奏上的变化颇显特色 。曾国藩是将古文笔法引入到楹联创作的代表人物 。其挽汤鹏联,曾被人称为以古文入联的最佳作品:“著书成二十万言/得谤遍九州四海”结构上以“2131”对“2122”,不但在节奏上与律句迥异,而且节奏点还不同步,再加上对偶不强求工,破缺可谓殊深 。吴獬联中间分句亦属于同样风格,步子错落之幅度,更为明显 。这种注重以意行文,对偶不求工而自工,声调上只注重句脚与句内重要的节奏点,不拘牵于细碎的多少字为一顿的笔法,端稳与灵动兼得,依靠斐然文气并行脉动,求得了或逍遥飞扬之态,或苍莽沉郁之气 。它们揭示了矛盾平衡下“对联美”的另一模式,挑战着传统的价值观 。
品味此类作品,如赏板桥的六分半书 。真隶相参,杂以行草,随物赋形、随形就势,纵有行而横无列,疏密错落,揖让相谐,虽呈乱石铺街之状,而得奇不诡正之妙 。

以上“不守规矩”的优秀对联的存在和被肯定,决不仅仅因为它们是大家之作,或是特殊情势、传统对格可放宽,更不是“对仗方面留遗憾,而其他方面优秀” 。它们的数量虽还不大,但雄辩地证明了:以对称为主要特征的对联艺术,不仅仅只有“对称度”极高的一种是美的模式,还有其他诸多不强求高对称度的作品,也是一种美的模式 。
诗词格律中的"领"是什么意思领格字,简称"领字",是词句中的某个单独使用不能构成实意,必须带动下文才能组成完整意义的词,多为单字词 。
用于古典词作中的特殊句式,一些词牌格律中有此要求 。
领格字以第一个词领本句中其他词组或兼领下一句或几句,是词句中的某个单独使用不能构成实意,必须带动下文才能组成完整意义的词,多为单字词 。领格字大多为虚词,常出现于词意转折处,起连结过渡作用 。
领格字有改变句式结构的作用 。以传统诗歌中常见的五字、七字句举例,通常的断句为二三断和二二三断间或以二二一或二二二一的方式,符合一般诗歌的音律结构 。但领格字往往会打破此结构,形成一二二、三四等断句形式,形成特别的音律结构 。这在律诗中是不合适的,但在词作中却得到了发展 。除了因为吟诵风格而导致的词牌格律的多样,也不无词作者身份背景广阔的原因 。自诗歌创作由集体创作进入个人创作后,诗歌逐渐演变为士大夫专享的文体,普通民众少有创作的机会 。而词诞生之后,作为"诗余"的歧视使得它足以在底层民众中广为流传,同时出现一大批的民间创作者 。这些身份背景不同的词作者在其各自不同的音乐习俗背景下创作,于是出现了音律各异结构不同的词牌 。
一个老干部的诗,算不算老干部这首诗的意境还是相当好的,抒发了一位革命老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每一句都有相当丰富深刻的含义 。由于人们对“老干体”有一些并不正确的认识,一提就是说里面仅是套话虚话,并不能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观念形成,更不理解很多革命老人当时的高尚情操 。现在很多老人的观念变了,只是社会现实使然 。但当年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和抱负,绝对是毋庸质疑的 。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说得并不是废话套话,所以拙见以为,还是不要把他的作品主动地归入含有贬义的“老干体”,以免造成别人误解 。只有充分了解了那个时代和那些年代的人的情怀,才能从他们的作品中体味出更多美好的的东西 。
以下是百度关于“老干体”的介绍,供您参考 。
老干体
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 。顾名思义,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但其创作队伍却不限于这些老干部,许多年轻的诗词爱好者也擅长而钟情此类 。因此,不仅地方小报有之,一些专业诗词刊物也有之,网络诗词也不乏正宗“老干体”,俨然成为当今诗词创作的一大流派,堪称社会主流 。
“老干体”是个新词汇,但“老干体”诗词却不是新近的产物,也可以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文化灿烂 。但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却不可考了 。这些并不重要,尽管“老干体”历史渊源久远,但当代“老干体”却自成特色,也可另算一派 。据考证,当代“老干体”的鼻祖乃是名派正宗、享誉全球的大诗人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先生不仅开当代“老干体”之先,而且创作颇丰,艺术成就巨大,当为如今“老干体”诗人所供奉于庙堂的祖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