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这14个生动案例教会你( 八 )


六、暂缓解决法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时,先把问题放在一边,第二天再说,经过一夜的延缓和反省,到了第二天,矛盾往往就解决了,或者是虽未解决,但至少不像昨天那么尖锐了 。
孩子特别是大孩子,在遇到比较激烈的思想矛盾或比较复杂的情感影响时,往往一时转不过弯来,与父母形成对抗的僵局 。在孩子极端固执的情况下,父母可以争取“今天听,明天说”的技巧 。当时不反驳,静静地听孩子说,当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后,再说出自己的主张,对方就较容易理解、接受 。
与孩子有矛盾时,父母千万不要忘了这样一句话:“这问题先谈到这里,明天再说 。”
当孩子发犟时,在说服教育的情况下,也可先采用冷处理方法,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像那个正在乱发脾气的孩子根本不存在一样,等他自己觉得没意思,达不到目的后,他会自己收场 。这时,父母再来和孩子讲道理,他就比较能够接受了,而且冷静下来的双方都会清醒、理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就很容易,教育孩子的效果会较为理想 。
七、平等沟通法
教育者和孩子发生冲突时,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达到双赢的效果 。这样不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亲子关系融洽 。要想达到双赢效果,两代人必须学会用平等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商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关于这一点在本套丛书的第一本《走进孩子心灵》“成长需要尊重”中的专题中有详细论述 。
前面故意忽视法中的“冷处理”、“言必信,行必果”中的原则坚持法及后面的“暂时隔离法”等都是冲突化解决法 。但对于原则坚持法,这里需要重申两点:原则坚持法要求教育者对孩子的不合理行为、错误行为和要求,坚持不退让,但要不发脾气,要和蔼 。但有时冲突得很厉害,这时就要找到通融的方式,这种通融的方式总的来讲,叫做局部退步,整体不退让 。比如,孩子答应看半小时电视后去睡觉,结果半小时到了,你不让他看,他非要看,这时就可以让他再看5分钟,结果他也同意了,看过5分钟就睡觉去,这种局部的退步和整体的不退让,有的时候是通融解决问题的一个非常自然的方式 。孩子觉得你没有退让,可是孩子也找到一个台阶 。
有的时候可能比这个还难解决 。他要再看半个小时,你只让他看5分钟,可是,这是场球赛,他非要看完不可 。这时万不得已的方法叫做“名义上不退让,实际上退让了” 。
就是说,你对孩子讲,你答应过只看半个小时的,现在半小时已过,你却还要再看半小时,你要遵守你的承诺,我今天不同意你再看,你怎么说我都不同意 。说完关掉电视了,然后,你就出门了,结果,他就偷偷看了 。等半小时后回来他已经关掉电视机,钻到被窝里 。装着什么也没发生 。
这是你的坚持原则的一定程度的胜利 。孩子虽然偷偷地看了电视,但他觉得自己不对,觉得爸爸没有妥协,没有退让,他以后再这样做的时候,就得考虑考虑 。
有效策略之七 理性疏导法
琼太太发现9岁的儿子杰米开始从店里偷东西,这种行为让她大吃一惊,她仔细地想了想该怎么办 。一天,当家里只有妈妈和儿子两个人的时候,琼太太把杰米喊进来 。她用很慈祥的眼光看着儿子,将他抱在膝头,然后告诉他,她听说昨天有人从一些店里偷东西的事 。她接着讲自己在五年级时,曾从店里偷过像皮,她知道这是小偷行为,心里很害怕 。这样做后,很长时间都觉得惭愧,有犯罪的感觉,所以认为这样做很不值得,不应该,以后便再也不这样做了 。开始杰米试图为自己辩解:“可是店里有的是泡泡糖,拿一点也不有关系 。”琼太太便仔细地同他讨论起来:店主要多少泡泡糖及其他物品,才能赚足够的钱付房租;付雇员的工资及进货;有足够的钱养家糊口;经营者也很不容易 。再说这个商店不是我们的,是别人的,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对的 。杰米同意妈妈的说法,还说他从来没有从这一角度考虑问题 。他们接着又谈到杰米和妈妈也不喜欢别人从自己家里偷东西 。最后杰米同意了,他再也不会偷店里的东西了 。另外,琼太太让杰米为偷来的泡泡糖付了钱,并且向店主认了错,道了歉(孩子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琼太太用平等、真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她没有去教训孩子,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道理 。孩子有了错误的行动之后,父母要明白孩子隐藏的动机是什么,只有对症下药,循循善诱,让孩子心服口服之后,才能使他纠正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