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教学设计怎么写?( 五 )


2.课文最后两段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富有哲理意味 。请细读这两段,谈谈你对“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这句话的看法 。
【交流点拨】
“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这句话含义丰厚 。“我”怀念的故乡,并非空间意义上的故乡,而是怀念故乡的风物、朋友和亲人,这些无形的丝线一样牵着“我”的物和人,使“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所以,“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可见,牵“我”的故乡,不是具象的故乡,而是情感的故乡、精神的故乡 。叶圣陶笔下的故乡不是空间的故乡,而是情感的、精神的故乡,他不像古代文人那样,人漂泊四方,而一生的眷恋永远在故乡那个具体的村落 。牵着叶圣陶的人和物在哪里,他的故乡就在哪里,所以他的落脚点在于对自己“故乡”观念的阐释,对“恋乡”“思乡”之情的感发 。而且,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前后照应,同时深化了文章主题 。
3.散文的语言风格是多样的,这一篇课文语言平实、自然、淡雅 。在整体感知文章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读一读、品一品,并谈谈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
【交流点拨】
第一段故乡清秋图的描绘 。这个描写截取了劳动场景美的一瞬间,其动作、色彩可入画、入诗 。其中男女藕农的外貌衣着、担藕的矫健风姿、休息时的随意闲适,都略去了劳动的艰辛过程,而展示给读者健康、纯朴、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而对藕的描写,更是令人垂涎:鲜嫩玉色的长节的……第三段孩子吃藕之后的表现也很美 。“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做别的要求”,这句话写的是孩子觉着这来自故乡的藕很好吃,吃得很满意,以至于吃完了半个钟头还不想再吃别的东西或做别的事 。这表面上写的是眼前的藕,实际上是与上文“我”吃这藕的反应作比较,孩子没有吃过故乡新鲜的藕所以觉着这藕好吃,“我”吃过故乡的新鲜的藕所以觉得这藕难吃,这样侧面写出故乡的藕的新鲜甘美 。第六、七段点明文章主旨的议论 。第六段用五个问句,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直抒胸臆,揭示出自己对故乡的爱,并逐渐点明爱故乡的原因:是故乡的物、故乡的人,是故乡有值得留恋之处,这样引起读者的情感认同——爱不是一句空话,它都有一个具体的载体 。
(三)探究写法 。本文借物抒情,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 。纵观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很少,只是顺着思路,把一些藕和莼菜的琐事娓娓道来 。整篇文章韵味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现在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文章写作技巧上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