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三文鱼读后感锦集( 三 )


在介绍了诸多客观情况之后,作者以“成为有感觉的”为独立篇章,将三文鱼从一种简单的鱼类上升为法律意义上的动物,“与牛羊等动物一样有着福利的需求和权利” 。“成为外来的”则重点刻画了养殖三文鱼“身份”特征的“根本性”转变,虽然还是三文鱼,但“在它们的原生地已被视为外来物种” 。而留给读者的,则是关于“驯养”的思考 。
但是很显然,这并不是一部单纯介绍三文鱼养殖的工具书,也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三文鱼生存环境变化的研究史,作者“社会人类学家”的职业身份,为这部书注入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观情绪及理性思考 。换句话说,三文鱼在作者眼中,并不仅仅是海水里的一条鱼、餐桌上的一道菜,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因为它富有生命,才让作者对它的研究充满感情 。这似乎也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人类学家才应该拥有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相处,当然包括但不限于“驯养” 。
驯养的过程,是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过程,是增加人类经济收益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孕育感情的过程 。在作者来自疫苗接种屋的笔记中,我们可以清晰受到作者面对鲑鱼幼苗仅仅因为身长不合格就被淘汰出局、碾碎成泥的复杂情绪 。在这里,作者发出了“鱼的死亡是重要的事吗?”的生命拷问 。
“从管理的视角来看,每一条养殖场死亡的鱼在理论上都是经济损失 。”但“从一个养殖场工人的视角来看,问题则是不同的 。十月份充满着笑话的午餐交谈,现在则是安静的和忧郁的,间或有一个黑色幽默 。”之所以两者的感觉不同,归根结底在于对鱼的感情不同 。再进一步讲,是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同 。管理者们把它们当作能够换钱的食物,工人们则在朝夕相处的驯养中培养了对鱼的感情 。在后者眼中,它们不仅仅是可以吃的食物,还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生命,也是可以平等相处的朋友 。这也许就是“驯养”的另一层深意 。
《成为三文鱼》读后感(四):人类和动物塑造着彼此
三文鱼是现如今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关于三文鱼洄游习性更是被人们写成灿烂而悲壮的故事 。此前,曾有新闻机构指出,一家商家在出售三文鱼的过程中有误导性标签存在,将一些养殖生产的三文鱼标注为“野生三文鱼” 。
图片源于网络
实际上由于数百年来的过度捕捞以及繁殖地所需环境被破坏,野生三文鱼的数量已接近枯竭 。20世纪90年代末,据估计世界上95的三文鱼都是养殖场养殖出来 。三文鱼养殖业是全球食品生产中扩张最快的领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三文鱼水产养殖起源于挪威,从挪威三文鱼养殖业的总数据可以得知,在从1971-2011年的四十年里,养殖三文鱼的生产量提高了一万倍(从1971年的将近100吨到2011年的超过100万吨),这使得仅有500万人口的挪威不仅成为养殖三文鱼生产的领导者,也成为了继中国之后世界第二大鱼类和鱼类产品出口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