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佛道儒

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佛道儒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 , 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 , 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 , 然而 , 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 , 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 。
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 。
于是 , 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 , 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 , 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 , 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 。
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 , 对苏轼来说 , 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 。
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 , 找到了“最后的家” , 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 。
但是 , 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 , 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 , 融会贯通 , 为我所用 。
他对儒、释、道三家 , 均有吸收 , 有批判 。
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 , 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 , 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 , 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 , 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 。
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 。
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 , 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
关键词:儒家道家释家儒道互补达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 , 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 唐宋八大家之首 。
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 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
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 , 为文奔放不羁 , 为诗挥洒自如 , 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 , 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 , 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 。
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
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 , 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 。
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
提起赤壁 , 不能不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 李白《赤壁歌送别》有“二龙争战决雌雄 , 赤壁楼船扫地空 。
烈火张天照云海 , 周瑜于此破曹公”之句 , 描写了当时赤壁之战的景况 , 然而 , 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所在地 , 却众说歧异 , 有黄州、嘉鱼、江夏、汉阳、汉川五说 , 有人认为苏轼所写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败曹之地 , 并由此引出“文赤壁”“武赤壁”之说;也有人认为苏轼黄州凭吊抒怀是不错的 , 周瑜放的冲天大火正在此处 。
本篇文章 , 暂且不去管它 , 但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衷是可以肯定的 。
苏轼思想丰富博大 , 他不主一家 , 兼收并蓄 , 历来研究其思想者可谓多矣 。
本人在此欲以苏轼的这几篇赤壁诗文来谈谈苏轼思想 , 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 , 请老师批评指正 。
一、儒——一生无法割舍的追求
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 , 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究其根由 , 仍然是与苏轼一生的遭遇、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有关 。
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 “想公瑾之神” , “壮公瑾之业” , 感慨万千 。
他在《念怒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 , 一声“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 。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俱写周郎之事 , 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