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佛道儒( 四 )


他齐生死 , 一毁誉 , 轻富贵 , 善处穷 , 随缘自适 , 超然物外 , 更加努力追求“物我相忘 , 身心皆空”的境界 。
如他在给子由书中所说的:“任性逍遥 , 随缘放旷 , 但尽凡心 , 无别胜解 。
”所谓“但尽凡心” , 就是他所追求的“以时自娱” , 而“所谓自娱者 , 亦非世俗之乐 , 但胸中廓然无一物 , 即天壤之内 , 山川草木虫鱼之类 , 皆可作乐事也 。
”而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 , 便是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
苏轼在黄州时 , 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 , 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 。
怎么办?进即不成 , 那就退吧 。
正是这种苦痛 , 使苏轼的思想“向内转” , 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 , 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 。
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 , 对苏轼来说 , 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 。
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 , 找到了“最后的家” , 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 。
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挫折 , 但是并没有走上“伤感”的道路 , 关键是有佛老庄禅思想的支撑 。
在自然、自由的诱惑下 , 苏轼的一生 , 寻山、寻僧 , 在自然山水中徜徉 , 目的就是在现实生活的缺憾之外 , 寻找一种精神的弥补 。
这时 , 佛道思想就成了他退的精神依靠 。
人是需要调节的 , 此时 , 佛道就是苏轼的调节 。
感怀周郎雄姿英发 , 自己潦倒失意 , 于是想到“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于是“人生如梦 , 一樽还酹江月” 。
赤壁泛舟 , “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月出东山 , 白露横江” , 给他郁闷、郁积的心灵带来了舒畅和洒脱 , 感觉自己“冯虚御风 , 羽化登仙” 。
“挟飞仙以遨游 , 抱明月而长终” 。
道家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 。
《前赤壁赋》中的“水月”意象也是很典型的道家思想 , 苏轼以水月之喻 , 借助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 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关系 。
“逝者如斯 , (写水的变)而未尝往也;(写水的不变)盈虚者如彼 。
(写月的变)而卒莫消长也 。
(写月的不变)所以 , 从变化的角度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这一段实际上反映了苏轼的思想 , 文章中既有人生短暂若蜉蝣的消极思想 , 又有万物无尽 , 遗世独立的达观思想 , 这一段也可看出苏轼所受老庄佛禅的影响 , 常常透过无限的宇宙空间来体验人生 , 观照自然 。
本赋写于作者被贬黄州之时 , 水月之喻 , 正是作者以旷达(与客共享清风明月)掩蔽无奈的特定心情写照 。
现实中的“水月”是实在的 , 静谧柔和 ,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凄婉 , 借此凭吊古人 , 而最后作者上升到哲理上 , “宁固穷以济意 , 不委屈而累己” , 苏轼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
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 , 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休憩 。
自然山水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 。
秋风秋月、平畴旷野 , 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 , 道化自然 , 物我两忘 。
借水月之景 , 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由乐而悲、由悲而喜的解脱过程 , 情感的起伏变化既表达了作者的苦闷和不平 , 又表现了作者在失意后善于自我解脱的旷达胸怀 , 其情深沉蕴藉 。
在佛家的思想里 , 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 , 在失意之时 , 苏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 , 物各有主 , 苟非吾之所有 , 虽一毫而莫取” 。
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 , 山间之明月” , 才是“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