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佛道儒( 二 )


当初周瑜少年得志 , 言谈卓绝 , 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 。
而自己身处逆境 , 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 。
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 。
《前赤壁赋》中 , “桂棹兮兰桨 ,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 望美人兮天一方 。
”我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 , 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 , 或者说是神宗皇帝 。
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 , 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 , 就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 。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好似借箫声和歌声向远在天边的“美人”传达自己的思慕之情 。
《后赤壁赋》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 。
文中“摄衣而上 , 履巉岩 , 披蒙茸 , 踞虎豹 , 登虬龙 , 攀栖鹘之危巢 , 俯冯夷之幽宫” , 也表现出苏轼的勇气 , 与居高临下的气势 , 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 。
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 , 不禁忧从中来 , 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 , 感情由乐转悲 。
最后 , 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 , 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 , 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 。
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 , 结果非但无济于事 , 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 。
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
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 , 不见其处"相当迷茫 , 但还有双关的含义 , 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 , 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苏轼的这三篇作品中 , 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基础 , 无论作者在最后的情绪、思想是如何转变 , 都是由于自己壮志难酬 , 而由此所引发的 。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他困惑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从自我嘲讽中流露出对自己经历的无限感慨和悲伤 。
我们不难想象 , 当苏轼一生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 , 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 , 他很自然的要去发泄、或者说调节 , 然而 , 这种追求和理想却是深入骨髓的 , 自始至终无法改变的 , 假如有朝一日苏轼会被朝廷重用 , 他致君尧舜的思想也会即刻复苏 。
“人生如梦 , 一樽还酹江月” , 虽为自慰、解脱 , 但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的无奈和伤感 。
其实他心中仍怀着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
苏轼迫慕韩琦、范仲淹、富郑、欧阳骼等政治与文坛元老 , 有用世之志 。

【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佛道儒】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 , 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 , 早年“致君尧舜 , 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 , 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 , 苏轼考试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热烈赞颂儒家一贯标榜并引以为典范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成康之际” , 提出坚持实行仁政的基本原则:“可以赏 , 可以无赏 , 赏之过乎仁;可以罚 , 可以无罚 , 罚之过乎义 。
过乎仁 , 不失为君子;过乎义 , 则流入于忍人” 。
这虽然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文章 , 但确实反映了苏轼的政治思想 , 而且这种思想成了他后来一生从政的基本指导思想 , 是贯彻始终的 。
在仁途顺利时 , 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 。
苏轼在其中年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 , 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 , 能动于改革 , 为变法摇旗呐喊 。
对于王安石变法 , 苏轼虽因过于夸大变法的流弊而持守旧观点 , 但在守旧派废除新法时 , 他却不惜丢掉高官厚禄 , 与司马光当面顶撞 , 力言保存免役法之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