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诗词赋文中对佛道儒的看法 佛道儒( 三 )


1074年 , 入仕不久的苏轼在自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赴任途中 , 第一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自己的宏大抱负:“当时共客长客 ,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
致君尧舜 , 此事何难!用舍其时 , 行藏在我 , 袖手何妨闲看!身长健 , 但优游卒岁 , 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抒发了自己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 , 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 , 并表达出一种对自主选择进退的自豪感 。
一个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苏轼跃然纸上 。
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 , 一方面从儒家的高度责任感出发 , 对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禾不满眼 , 宿麦种亦稀 。
永愧此邦人 , 芒刺在肤肌 。
平生五千卷 , 一字不救饥” 。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
另一方面他又以古代豪杰自比 , 表达出强烈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风 。
为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 , 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 , 又何妨!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
“(《江城子·密州出猎》)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 , 苏轼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 。
谪居海南期间 , 那时他已是罪废之人 , 不在其位也不谋其政了却仍然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君命重 , 臣节在 。
新恩犹可觊 , 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 , 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 , 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 。
二、佛道——致君尧舜不得的尉籍
随着宋代以后封建君主个人独裁的加剧 , 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被进一步压缩 , 其个人的理想往往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粉碎 。
他们不得不通过恬淡生活的追求以自娱 , 退隐山林 , 保持品节 , 超然于物外 。
然而 , 对于不少有志之士来说 , 一旦有了机会 , 他们就表现出急切的建功立业之心 , 为维护封建统治失序而殚思竭虑 。
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格模式 。
苏轼思想即是这种“儒道互补”的典型 , 而且苏轼的思想中在儒道外还有佛家思想 。
苏轼的思想以儒家为主 , 而道家和佛家却也与他结下不解之缘 。
八岁时就曾在天庆观北极院从道士张易简读小学 。
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 , “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 , 口未能言 , 今见《庄子》 , 得吾心矣 。
”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 , 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 。
不仅对老庄 , 就是对道教的道术 , 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 , 至晚年也没有改变 。
谪居惠州时 , 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 , 求刘尽发道术之秘 , 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 。
在信中说 , 他“龆龀好道 , 本不欲婚宦 , 为父兄所强 , 一落世网 , 不能自逭 。
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 。
”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 , 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 。
通判杭州时 , 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 , 颇有感悟 。
他回忆当时情况说:“每往见师 , 清坐相对 , 时一闻言 , 则百忧冰解 , 形神俱泰 。
”到贬居黄州时 , 他在很长时期中“杜门不出 。
闲居未免看书 , 唯佛经以遣日 , 不复近笔砚矣 。
”不仅研习佛理 , 而且在佛教中寻找精神寄托 。
他在反省往日的“举意动作” , 求“自新之方”时 , 便“归诚佛僧 , 求一洗之” , 在近五年的时间里 , 到城南精舍安国寺 , “间一二日辄往 , 焚香默坐 , 深自省察 , 则物我相忘 , 身心皆空 , ……一念清净 , 染污自落 , 表里翛然 , 无所附丽 。
私窃乐之 。
”而愈到晚年 , 愈是遭遇不幸 , 在生活上便愈多地吸收佛、老思想 , 作为处逆为顺、安以自适的一种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