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意象的捕捉 古诗词教学如何捕捉意象( 四 )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文天祥《金色陵驿》)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唐??骆宾王《咏蝉》),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 。”(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曹植《赠白马王彪》 。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
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