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诗词之乡创建工作汇报 河南豫剧有关资料(20)


从结构上看 , 这篇作品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文章开头到“锁了门 , 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这部分描写萧胜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的经历 , 其实是主人公萧胜对过去七年生活的粗略回忆 , 因此采取了倒叙手法 。而作者对萧胜回忆的记叙 , 绝不是流水账似的平均用力、面面俱到 , 而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我们发现越往后的事件 , 萧胜回忆得越详细 。这显然是因为作者照顾到了人的心理规律 , 况且三岁之前的萧胜还没有明确的记忆 。所以小说实际上没有写他三岁以前的事情 。叙述者只是提到 , 因为萧胜爸爸的工作老是调来调去 , 于是他在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 , 跟孤身一人的奶奶一起生活了 。而萧胜对于跟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回忆 , 应该说也是较为粗疏的 。作家把笔墨的着力点放到了“大跃进”中全村人吃食堂和萧胜的奶奶去世这两件密切相关的事情上 。这显示了作家的用心所在 , 他是要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揭示出历史的变动与时代的沧桑 , 或者说表现历史的巨大变动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刻影响 。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对过去的回忆 , 那么第二部分则通过萧胜的视角把叙述的笔触从“过去”拉回到了“现在” , 描写萧胜跟爸爸到张家口外的一段生活 。虽然是现在 , 但我们发现“过去”并没有消失 , 不仅萧胜所感受着的“现在”仍然是“过去”的延伸 , 而且作家通过萧胜对奶奶的思念 , 把“过去”与“现在”不可分割地连结起来 。第二部分一开始 , 叙述者就特别提到 , 萧胜跟着爸爸去“坝上”的途中 , 就非常“想奶奶” , 想村子里的那棵“歪脖柳树”;等他和爸爸一起到了草原 , 见到妈妈 , 他首先想到的是“奶奶要是一起来 , 多好 。”而他在草原上欢快地采蘑菇的时候 , 他仍然想着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 。他也明白了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饿死的 , 是慢慢地饿死的 。”小说的结尾处 , 也就是小说的高潮部分 , 是萧胜目睹了“三级干部会”上干部们吃着“好香好香”的黄油烙饼后 , 他的“馋”终于让妈妈用奶奶一直舍不得吃的黄油为他做了几张饼 。萧胜终于吃到了盼望已久的黄油烙饼 , 他吃了两口 , “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 , 高叫了一声‘奶奶’!”在这里 , 似乎全篇小说积聚起来的情感来了个总爆发 , 而作品的思想内涵也在作者回环往复、深沉含蓄的叙述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
通览全文 , 这篇作品有几个非常明显的思想艺术特色是值得注意的:
其一 , 是这篇小说所蕴涵的以人道主义精神为基石的深沉丰厚的情感 。
作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 , 把冷峻的历史反思与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悲悯天衣无缝地连为一体 。而作者的艺术表现也含蓄地表达了这样一种历史理念:对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一场历史变动的价值评判 , 只能以它对普通百姓的影响作为最根本的依据 , 任何其他冠冕堂皇的理论与口号都是靠不住的 。这种富于人道主义信念的历史观与作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汪曾祺生前曾反复地自称是“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 并认为他的人道主义信念来自中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我自己想想 , 我受影响较深的 , 还是儒家 。我觉得孔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 并且是个诗人 。……我觉得儒家是爱人的 。”(汪曾祺:《自报家门》 , 收入《汪曾祺全集》第4卷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第290页 。)《黄油烙饼》一文便是这种朴素的人道主义信念的直接体现 。作品显示出对人的深切关爱与同情 , 并把这种关爱与同情渗透在人物的一言一行和行文中的遣词造句之中 , 而绝不是赤裸裸、
其二 , 是这篇小说的非情节化和散文化倾向 。
小说的散文化追求大大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 , 也冲击着传统的小说观念 。但散文化小说的实践对情感氛围的营造和语言的艺术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发现汪曾祺的这篇小说虽然没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 , 主要内容只是像行云流水一样娓娓道来 。但全文各部分之间其实有着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与情感关联 。小说前后两部分各有情感力度的平缓与波澜以及叙事基调上的张弛 。如同一首乐曲一样在节奏上错落有致而又完整统一 。第一部分从文章开始到描写全村人吃公共食堂之间 , 总体上保持一种平淡舒缓的叙述语调 , 但作者紧接着写村里人到公共食堂吃饭后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和萧胜奶奶的死 , 语气也变得冷峻悲凉起来;第二部分也是如此 。在写到“三级干部会”之间也是平缓的 , 但在这以后 , 如同乐曲的高潮部分一样显得慷慨激昂起来 。最后在一句“黄油烙饼是甜的 , 眼泪是咸的 。”言简意赅而又含蓄深沉的话语中戛然而止 , 但仍然语音袅袅 , 让人回味无穷 。两部分之间的张弛程度又呈现一种对称的特征 , 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对称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