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关于古诗词的评价 关于光明的古诗( 五 )


生命有价,最终自然演变成生命无价而不值分文,在各种各样美妙的旗帜下,肆意践踏、凌辱甚至扼杀生命 。生命有价,骨子里反映的是一种漠视乃至无视生命的意识 。

【不残鸟雀】苏轼年少时,他的母亲不让儿童婢仆捕取鸟雀,因此,鸟也不怕人 。几年间鸟雀筑巢在低枝,人可以低头看到巢中的雏鸟 。又有四、五百只珍异的桐花凤鸟翔集其间 。有人说鸟雀筑巢去人太远,就会招致蛇鼠老鹰的掠杀;人既不杀,自然接近人了 。善待生命,能够取得异类的信任 。

【墓志铭也是文化】沈从文的墓没有气派的墓道、遮风档雨的墓亭,也没有坟包 。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大块不规则的五彩石头,矗立在杂草丛生的地上 。只见石头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隔了十来米的土坎上,是大画家黄永玉的题词:“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

【人性的光芒】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一座史前时期的房址内,考古工作者新近发现了聚集着的14位死者,房址西南部死在一起的5人,其中有一年长者似用双手护卫着身下的4人;东墙壁下的一对母子,母亲倚墙跪坐在地上,右手撑地,左手将一婴儿搂抱于怀中,脸颊紧贴在婴儿头顶上 。

【梭伦为何哭泣】一位腐儒看见梭伦为了一位死去的孩子而哭泣,就向他说:“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么,那么,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这位圣者回答说:“就是因为不能挽回什么 。”

【琅玡柳】桓温北征时,经过金城,见到以前自己担任琅玡太守时所种的柳树,都已长到十围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

【注解生命的文本】再平常的生命也包含着一个最重大的悬念:死亡 。死亡永远与生命同在,没有死亡的虚无,就没有生命的丰盈 。死亡使人世间平淡无奇的一切显得如此珍贵、如此神圣、如此优美 。站在死亡的边缘,我们往往会更加眷恋生命,渴望生活 。紧张与焦灼,幸福与忧伤,透彻与痴迷,恍惚与清醒,怀念与遥想,丰富的体验,奔流的思绪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盘旋,生命中的此时此刻是那么独特,那么无法逃避,那么惊心动魄!
雨果在遗书中写到:“上帝、灵魂、责任,这三个概念对于一个人足够了 。我抱着这个信念生活过,我也要抱着这个信念去死 。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 。”牛顿的遗言非常简洁,他对自己的最终评价是在浩瀚的真理之海面前拾到几枚贝壳的孩子 。爱因斯坦不希望把自己的办公室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我的一切都将随着我一起死去” 。但丁的临终遗言只有一句话:“转动太阳和地球的是爱” 。
生命的魅力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从痛苦和不幸中分娩出思想,从创造和超越中享受生命的力量,生命敢于承受苦难和悲剧,生命便挣脱了自身的局限 。

【歌德之死】歌德患有死亡恐怖症,他总是避免谈“死”这个词,他不能看殡葬事宜,如果有灵车从他家门前经过,他就会发怒 。然而,他自己倒不怕死 。一个春天的傍晚,他与爱克曼同看落日,对朋友说:“人活到75岁有时不免想到死亡 。我想到死亡时心里倒非常平静,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生命是不可毁灭的,会在来世延续下去 。生命就像太阳一样,我们以为看见它消失了,但事实上,它并没有消失,它仍在放射光芒 。”
在咽气以前,他叫道:“光明……再多一点光明!”最后,他紧紧抓住儿媳奥蒂莉厄的手不放,呼吸微弱地说:“不,小女人,就让我再抚摸一会儿你这只温柔的小手吧!”

【契诃夫最后的话】契诃夫去黑林山的目的本想寻求身体的康复,结果却找到了死亡 。施沃勒大夫让人把香槟送上楼来,契诃夫接过递给他的酒杯,转向他的妻子奥尔加:“我已很久没有喝香槟了 。”他慢慢喝光杯里的酒,然后躺下,平静地死去 。

【卢梭谈死】有一次,狄德罗到蒙莫朗西去看望卢梭,后者指着一个池塘说:“这就是我一再想跳进去结束自己生命的地方!”
“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狄德罗问 。
“我把手伸进水里,但是我感到它太凉了!”他回答说 。

【“那边真美”】1931年8月始,爱迪生生命垂危 。临终前,他曾清醒过一会儿 。“那边真美!”他说 。

【金圣叹的悲伤】金圣叹童年时在井边玩耍,随手将一颗石子扔进了井里,回到家里号啕大哭起来,大人问他原因,他说:有颗石子被丢进井里,想到它再也出不来了,所以痛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