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读书笔记怎么写?

《杨修之死》教学参考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杨 聪】
〖“深度体验”式语文的三重品格〗
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的解读主要流行以下两种文化视点:一种主流的观点是“小聪明”说 , 他们认为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 , 这显然是源于韬光养晦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一种认为杨修人格不健全 , 心理不健康 , 这主要是源于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念 。以上解读肯定有它的合理性 。然而 , 我想说 , 如果我们通过《杨修之死》传达给学生的是这样一些信息 , 我不知道他们长大后会给我们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小说中的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 显然与韬光养晦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是格格格不入的 。如果我们仍然站在韬光养晦的文化立场来审视杨修 , 那么杨修的举止无疑自取灭亡 , 令人费解 。
然而 , 随着社会的逐步开放和多元 , 这种缘于人治社会的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越来越显示出其负面的影响 。
林语堂早在《中国人之聪明》一文中指出:“中国人之聪明 , 即以聪明抹杀聪明之聪明 。聪明糊涂合一之论 , 极聪明之论也 。仅见之吾国 , 而未见之西方 。此种崇拜糊涂主义??盖老奸巨猾之哲学无疑 。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 , 转而见出聪明之害 , 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 。又因聪明绝顶 , 看破一切 , 知‘为’与‘不为’无别 , 与其为而无效 , 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只因此一着 , 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 , 主退 , 主守 , 主安分 , 主知足 , 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之文明 。”语堂先生可谓一语中的 , 直击“韬光养晦”之痛处 。
因此 , 我在教学《杨修之死》这篇小说的时候 , 首先尊重学生的解读 , 然后再慢慢引导学生反思这种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 , 最后再来重新审视杨修的“放旷” , 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 , 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 。其意在帮助学生建构起一种“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的文化心态 。
笔者在执教《杨修之死》时为了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深入体验文本 , 我紧紧抓住“历史小说”这一文体特征 , 介入历史背景 , 让学生明白历史上的杨修并非全是文中所写的那样 , 于是追问:作者为何这样写?其意在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推测 , 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让学生的思维从发散中走向深入 , 从而培养学生从小说故事的表层去探究故事背后隐含的深层思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 , 再介入作者的身世(元末明初小说家 , 才华出众 。但时局动乱 , 政治腐败 , 才人志士流落荒野 。罗贯中郁郁不得志 。转而编著《三国演义》 , 以古鉴今) , 从而让学生明白:罗贯中写杨修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写自己 , 在杨修身上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悲  , 人才遭弃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