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助推农村发展的诗词 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 )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
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 。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 。
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 。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
2、开展试点示范 。
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
3、落实地方责任 。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 。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
4、强化部门协作 。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
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1、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 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 。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 。
2、有利于确保社会稳定,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
3、“农,天下之大本 。”30多年前,一个源自田间地头的创举掀起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潮 。今天,我们以改革为动力,向发展要效益,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既是农村改革的目标所指,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必须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4、习近平指出,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这些年,我们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政策体系 。
扩展资料
如何提高农村经济建设?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这就是,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 。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 。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 。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