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永遇乐 李清照诗词永遇乐( 二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 。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 。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 。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 。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 。“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 。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 。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这是何等的悲凉!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永遇乐》------------------试析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 。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齐楚 。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伤心往事,每个人都有过 。这就像生活中的睡觉吃饭那么平常 。有人多些,有人少些 。而活着的人,都有着如梦般的往事 。当打开往事的画卷时,才知道,酸楚的泪已流尽,年少时的欢笑,今只能感慨坦然之 。生活并不是一味地沉重,当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要求你沉重时,故作深沉也难 。一旦风雨交加扑面而来时,就不仅仅沉重能概括得了 。一个女人,特别是古代的女人,不会指望苦难会降临 。她们宁愿守着闺房,荡着秋千,或写一首可人的诗词,弹一首心曲过完一生 。这仅指有地位有身份的女人,她们有的是好福气 。可惜,好日子不会常有,明明可以幸福地活着,谁知无能的皇帝竟被人掳获,国破半壁,战火把所有的梦想都烧掉了 。这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所遇的事 。国破后,她随流人到了南方,途中丈夫赵明诚病亡,后来她一人定居在杭州终老 。
人老了,就喜欢想起年轻时的事来,况李清照的才气允许她大胆落笔,于是她的笔下多了抚今追昔的词章 。这首被人传诵的《永遇乐》,是她晚年心灵世界重温年轻岁月时的一次冲撞后遗留下的伤痕 。

【李清照诗词永遇乐 李清照诗词永遇乐】

今天就以李清照晚年的这首元宵词来试解她晚年的心灵世界 。
元宵即上元 。上元是我国传统盛重的节日之一 。在宋代是官民重视、举国欢庆的节日 。所以上元诗词基本是写其繁乐之浓烈 。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就是承“火树银花”下一篇上元词 。中有“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之语,但没有翻出比苏味道更新的内容 。词国格律大师周邦彦更有一篇上元力作《解语花》,不仅在章法上见长,而且在炼字煅句上显出极细致雕琢的本事 。从“风销绛蜡,露浥红莲”到“桂花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复“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无不体现出他极度造作的姿态,下笔艳丽之极古今作家难以匹敌,读完通篇即可知其为颂德大作,内容更重复“火树银花”的盛况,可谓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危危可岌的北宋末年时代,唱出这样的颂曲,实在是件很可叹的事 。后随者也不得不叹乎“措辞精绝,却无歌者” 。倒是辛弃疾的《青玉案》还算可观,应为苏味道之后上元诗词中又一名篇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姗澜处”的确写出一种新的意境 。李清照笔下的上元词却以满目忧愁的调子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与前人的上元词有所不同 。一反常态的《永遇乐》凭什么挤入一流词篇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