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永遇乐 李清照诗词永遇乐( 七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 。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 。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 。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 。以上六句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 。
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 。“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 。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 。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 。
这首词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 。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永遇乐重要字词赏析①吹梅笛怨: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 。
②次第: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
③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
④中州:即中土、中原 。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
⑤三五:十五日 。此处指元宵节 。
⑥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详见《岁时广记》卷十一) 。此二句所列举约均为北宋元宵节妇女时髦的妆饰品 。
⑦簇带:簇,聚集之意 。带即戴,加在头上谓之戴 。济楚:整齐、漂亮 。簇带、济楚均为宋时方言,意谓头上所插戴的各种饰物 。
李清照的永遇乐算作词呢还是算作诗?永遇乐本来就是词牌名,肯定是词
永遇乐李清照这首词描写什么节日眼前景象元宵节
【解析】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