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加赏析 苏轼所有词以及翻译和赏析( 六 )


【简析】
春也未老,人也未老,于公务闲暇登台的知州,心境是否也一样"超然"?风儿以"细"状摹,可知正吹得轻冷;柳枝以"斜"勾勒,愈见得飘拂动人,漾映眼底的,是一带环城的碧水;辉照满城的,则有缤纷竞放的春花 。而后看鳞次千家的檐瓦,迷蒙在飘飘洒洒的雨影之中 。那情景,能不牵萦一颗"游于物外"的超然之心 。
和子由渑池怀旧
【题解】
见《东坡七集》 。嘉佑六年(1061),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 。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于瞻兄》寄赠 。此诗为作者的和诗 。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
往日崎岖今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
诗的前四句,苏轼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 。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 。
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 。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 。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
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 。”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与崔颢《黄鹤楼》类似 。作为七律,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 。苏轼此时的第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 。“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 。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kuolun/blog/item/b84ba91b184029188618bf09.html
《江城子》·苏轼 诗词赏析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 。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 。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 。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 。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 。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 。“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 。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 。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 。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 。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 。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 。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