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注解( 七 )


《浪淘沙》——“聚散苦匆匆” , “可惜明年花更好 , 知与谁同?”
【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 , 且共从容 ,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 游遍芳丛 。
聚散苦匆匆 ,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 知与谁同?

注解:
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 , 欧公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 词中伤时惜别 , 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 。
首二句语本于司空图《酒泉子》“黄昏把酒祝东风 , 且从容” , 而添一“共”字 , 便有了新意 。“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 。对东风言 , 不仅是爱惜好风 , 且有留住光景 , 以便游赏之意;对人而言 , 希望人们慢慢游赏 , 尽兴方归 。“洛城东”揭出地点 。洛阳公私园囿甚多 , 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专记之 。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 。“垂杨”同“东风”合言 , 可想见其暖风吹拂 , 翠柳飞舞 , 天气宜人 , 景色迷人 , 正是游赏的好时候、好处所 。末两句说 , 都是过去携手同游过的地方 , 今天仍要全都重游一遍 。“当时”即下片的“去年” 。“芳丛”说明此游主要是赏花 。
下片头两句深深地感叹:“聚散苦匆匆” , 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 , 而刚刚会面 , 又要匆匆作别 , 这怎能不给人带来无穷的怅恨 。“此恨无穷”并不仅仅指作者本人而言 , 也就是说 , 在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这种怅恨 , 从古到今 , 以至今后 , 永远都没有穷尽 , 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梁江淹《别赋》)好友相逢 , 不能长聚 , 心情自然是非常难受的 。这感叹 , 就是对友人深情厚谊的表现 。下面三句是从眼前所见之景来抒写别情 , 也可以说是对上面的感叹的具体说明 。“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 , 看去更加鲜艳 , 当然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 。说“花胜去年红” , 足见去年作者曾同友人来观赏过此花 , 此与上片“当时”呼应 , 这里包含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一年 , 这次是久别重逢 。聚会这么不易 , 花又开得这么美好 , 本来应该多多观赏 , 然而友人就要离去 , 怎能不使人痛惜?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 , 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 , 正是“以乐景写哀” 。末两句意为: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 , 可惜的是 , 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 , 天各一方 , 明年此时 , 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再进一步说 , 明年自己也可能已离开此地 , 更不知是谁来赏此花了 。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 , 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 , 层层推进 , 以惜花写惜别 , 构思新颖 , 富有意 , 是篇中的绝妙之笔 。而别情之重 , 亦即说明同友人的情谊之深 。
此词笔致疏放 , 婉丽隽永 , 近人俞陛云称它“因惜花而怀友 , 前欢寂寂 , 后会悠悠 , 至情语以一气挥写 , 可谓深情如水 , 行气如虹矣 。”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 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 ,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 才下眉头 , 却上心头 。

注解: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 , 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 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 领起全篇 , 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 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 ,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 , 意象蕴藉 , 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 , 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清凉幽然 , 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 , 既是自然界现象 ,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 , 既是肌肤间触觉 , 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