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三亮三比三评具体内容是什么(12)


[编辑本段]【师资科研】
现有教职工5769人 , 专任教师2537人 , 其中教授、副教授1400多人 。学校有长期在校工作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名 , 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 , 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2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名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18名 , 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名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74名 , 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60余名 。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912人 , 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690人 。全校有74个本科专业 , 199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 , 114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 。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 涵盖37个二级学科 。拥有工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和MBA、MPA等九个专业学位点 , 19个博士后流动站 , 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 , 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16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和3个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设有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 , 努力实现了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 , 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 。“十五”以来 , 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卓著 ,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 ,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 , 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55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7项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7项;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 , 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 , 为全国高校第二位 。
近年来 , 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明显提升 , 2006年发表的SSCI论文位居全国高校第五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 , 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 , 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 相继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东汽研究院等合作机构 , 发挥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
[编辑本段]【学术交流】
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交往广泛 , 与美、日、英、法、德、意、新、韩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 。2005年以来 , 邀请了12位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获得者及6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 , 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的世界各国学者、企业高层、政府要员达6500余人;先后派出赴国外访问、进修、研究及攻读学位的教师和学生860余人 , 参加国际会议800余人;聘请了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TomasBell教授在内的近百名外籍教师长期在校任教;与国外18所著名大学(集团)合作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 , 在苏州建立西交-利物浦大学 , 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科为办学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开展EMBA、MBA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先后承办5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及多个重大外事活动 , 如第四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第四届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高级研讨班等 , 使西安交通大学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学校国际交流的日趋活跃 , 学校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 2007年 , 有来自50个国家的9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 其中学历生比例达到71% 。学校医学留学生教育(英语授课)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 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免试或通过考试获取了本国的医师执照 , 部分留学生获英、美及澳大利亚等第三国的医师执照 。
近年来 , 西安交通大学不断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 逐步搭建起适应国际潮流的高等人才培养基本构架 , 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 , 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国际接轨 , 奠定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坚实基础 。学校的 。学校的使命是: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勤奋踏实、富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质的杰出人才 , 保存、创造和传播知识 , 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学校的愿景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保持领先 , 创造卓越成就 , 到本世纪中叶 , 把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神往、栋梁之材辈出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