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贵阳有“九门四阁十三关”之称

准确的说是九门四阁十四关
对于我们长期生活的城市,我们早晚都在与它打交道,所以我们最了解它、最熟悉它,其街道的走向,商场的位置,基本上都能一一说出 。但是,对于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它有多少城门,有几座楼阁,周围有哪些关隘,我们并不一定了解,并不一定都清楚 。尽管有些名称至今还在延用,但大多“名存实亡”,如果还有那么一点“实”,也仅是些残垣断壁,败楼朽阁,碎砖旧石而已 。

【谁能解释一下贵阳有“九门四阁十三关”之称】

“贵阳”一名,人们习惯地以为源于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建置的贵阳府 。但查阅史料,我们发现,贵阳一名早在贵阳府之前就已经存在,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曾有两处就提到“贵阳”二字,曾有“贵阳八景”记载 。为什么叫“贵阳”,有“贵山之阳”之说,也有贵阳是贵州的别称之说,至于哪种更科学更准确更符合历史,这个问题还有待考证 。
旧时的城,由于防御的需要,都筑有围墙,有墙就有门,有门一般就有楼 。城内是官府办公和居民生活的场所,因此就有衙门、民房和楼阁 。阁是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而城在通往四面八方的驿道上都设有关卡,用于防止敌人入侵、控制人员往来,查验货物进出等 。旧时的贵阳城,就有“九门四阁十四关”之说 。
贵阳城垣,修建的确切年代因历史久远,资料缺乏无从稽考 。可查的最早关于贵阳城的记载,是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宣慰史范汇写的《八番顺元宣慰使题名碑记》,“我军到其地,诸部悉归顺,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改贵州为顺元,屯住城中” 。文中虽提及“城”,但过粗略只能想象 。明郭子璋《黔记》说:“国初建贵州省城,率因元旧城址狭隘,城垣卑薄 。”清《贵阳府志》载“贵阳府城,即元顺元城也 。顺元旧设土城,东、南、西三面与今城同 。北面仅至今钟鼓楼 。”由此可见,贵阳在元代就有城,只不过是土城而已 。
明清两代,先后曾两次对贵阳城进行了扩建 。随历史的推移,明朝在贵州的行政机构曾几次易名,时间的流逝人口也逐年增多,原来城池当然拥挤,不敷所用 。因此在元城基础上,洪武十五年(1382年),镇远侯顾成、都指挥马烨建进行了第一次扩建 。甃以石,门五:东曰武胜,南曰朝京,次南曰德化,北曰柔远,西曰圣泉 。清《贵州通志》对贵阳城的记载,除了马烨建将北门由钟楼拓展至今喷水池外,城门名称也有所变化,但其格局基本上与明朝大体相同 。此次扩建,土城墙改为石墙,比之以前更加规模和完整,俗称贵阳老城或旧城 。
明万历年间,播州杨应龙起事,多次扬言渡乌江逼贵阳 。天启初,贵州发生奢(奢崇明)安(安邦彦)事变,贵阳城被困十月余,城内粮道断绝,居民饿死无数 。于是明中央政府决定修筑贵阳外城 。天启六年(1626年),贵州总督张鹤鸣、巡抚王瑊于北门外增砌外城六百余丈,设威清、六广、洪边、小东四门 。至此,经过多次维修和两次大规模的扩建,贵阳城垣全部建成 。包括内城(老城)和外城(新城)两大部分,中间以北门连接,共九个城门,即老东门、大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北门、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和新东门 。它的形状南北长,东西狭 。它的范围,包括了今贵阳市环城路以内的地区 。
老东门:明代称武胜门,清代称昭文门 。在今文昌巷,文昌阁就建在老东门的月城上,尚存一段古城墙,墙高二丈七尺,城门曾被毁,前几年修复 。城门有联:“楼伫蟾光先人座,山随龙势远穿城” 。
大南门:明代称朝京门,清代称迎恩门,这是通往贵州南部惠水、长顺、罗甸等地古驿道必经之地 。在今大南门南明桥北转盘处,旧境不见,前几年改建为大南街心花园,塑兰花城雕 。
次南门:明代称德化门,清代称广济门 。城门在今都司路西端,原古城墙上建有回龙寺、关帝庙,解放后寺庙改建,墙长杂草,一片荒凉 。因居南偏西,名曰次南 。次南门有联:“排闼双峰青对峙,绕城二水翠交流” 。
大西门:明代称圣泉门,清代称振武门 。在今交通街与瑞金中路交汇处 。旧时门外多为菜地,市西一带只有几户人家,河岸皆为稻田,城门不很热闹,但到市西的桂月寺、华家松山、后期的慈母园等都要由此经过 。有门联:“近听河声宜洗马,远窥山意欲搏狮” 。
北门:明代称柔远门,明代称布德门 。在今喷水池,是旧城与新城的分界线,也是连接旧城和新城的通道 。1927年周西成主政贵州,修城内马路,城门被拆除,南北遂贯通 。1929年毛光翔在此筑台塑周西成铜像一座,俗称“铜像台”,解放后改建为街心花园,如今成为各民族节日的庆典场所 。有联曰:“笙歌十里市中市,冠盖千家城外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