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贵阳有“九门四阁十三关”之称( 四 )


援华医疗队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迁到贵阳图云关后,便成为当时全国的救护中心 。为了保证对伤兵、难民和儿童的服务,先后组建了贵州省伤兵之友社、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贵州分会、贵州省难民组训委员会等等,为他们提供相关救助服务 。
迁到镇远的第二日俘收容所(和平村)为改造日本俘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大后方相对较为稳定,许多大型企业、军工企业、军事院校如第41兵工厂、第42兵工厂、中国煤气机制造厂、浙江大学、大夏大学等纷纷迁到贵州,为前线生产和提供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培养抗战官佐,保存了大批的文化精英 。
为此,日军也加大了对贵州这些地方的袭扰 。1939年2月4日,日军飞机轰炸贵阳 。整个抗战时期,日军飞机共轰炸贵州达33次,使用飞机358驾次,共投弹604枚 。
造成伤亡4363人(其中死亡1482人),波及贵阳、安龙、龙里、丹寨、三都、独山、镇宁、桐梓、正安、晴隆、沿河、清镇等12个县市,其中贵阳受损失最重,共遭受空袭10次,来袭日机达100架次,伤亡达1939人,其中597人死亡,损失无数 。
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大型企业、军工企业、军事院校所在地或是战略要冲 。
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贵州各族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统计,贵州省遭受人口伤亡者有14外县市,伤亡总数近三万人(伤亡官兵未计算在内);遭受直接、间接损失分别达14、37个县市,损失共计2077亿元(民国34年价) 。
为了运送战略物资,在抗日战争的8年时间里,贵州共征壮丁近64万人(约占当时全省人口的6%) 。兴修了公路2285公里,修建了兴仁至兴义公路、玉屏至铜仁公路、遵义至绥阳公路等等道路,共征工360300人次,著名的滇缅公路上的“二十四道拐”就位于晴隆县境内 。
共征工235857人次修建清镇、黄平、独山、安顺等飞机场:1941年至1945年间全省共征粮12421209石,其中军粮稻谷7400689石;几年间共接济难民近2万人(其中华侨761人),发放接济津贴5.16亿元 。
为了支援前线,贵州各族群众积极捐献,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卖、义演,还积极购买公债,以缓解战争时期的财政困难 。
许多贵州籍官兵纷纷开赴前线英勇杀敌 。先后奔赴前方战场的军队(其中大部分是黔籍官兵)有第八十五师、第八十二师、第一零二师、第一零三师、第一二一师、第一四零师、新二十八帅等 。
他们在前线与日军血肉相搏,先后参加了中条山战役、洛阳激战、淞沪抗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台儿庄战役等等,尤其是第一零二师全师9000余人绝大部分牺牲 。
其中许多部队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打通了滇缅公路,坚守怒江,为国际援华物资顺利运到中国抗战前线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贵州人民正面抗击日军的侵略 。1944年11月27日,日军入侵贵州独山、荔波等县,造成黔南事变,民众病、饿、冻、杀死者不计其数,烧毁房屋无数,损失财物计约1525亿元左右,人员伤亡近25000人 。
贵州人民英勇抗击日军,大小战斗数十起,阻击、截杀、扰袭日军,迫使日军退出贵州 。贵州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取得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沦陷区

参考资料来源:贵阳网——贵州省众志成城筑抗日战争大后方坚强屏障
贵州的对联!!!!!急啊贵阳甲秀楼
烟雨楼台山外寺
画图城郭水中天
贵阳甲秀楼之秀、闻名四海,本联就着意刻划此楼之秀 。甲秀楼以楼阁景物结构掩映见长 。且看,楼台蒙上一层烟雨,已富朦胧秀致,而这秀致独处山外,不太近又不太远,刚好够上领会这一份朦胧秀致的距离,这是环绕山的视角描摹出的楼的秀色 。城郭宛若画图,已令人向往于其整齐洁净的秀态,而这番秀态又都倒影水中 。这是环绕水的视角描摹出的又一种秀色 。上下联采用七律对仗形式,婉丽而精致,与内容所写的灵秀之气协调一致,登楼者读来,更能领略甲秀楼秀的精髓 。(何以聪)
贵阳甲秀楼翠微阁
汪炳璈
半面山楼,半面江楼,书画舫,容我掀髯大笑,邀几个赤松、黄石、白猿来一评今古
数声樵笛,数声渔笛,翠微天,尽他拍手高歌,听不真绿水、明月、清风引万象空蒙
甲秀楼翠微阁在贵阳市南明河畔 。上联从邀古人作客,谈今论古,写楼阁恍如仙境 。一、二句点出翠微阁依山傍水的特点 。书画舫,形容此楼风雅别致 。舫,游船 。掀髯大笑,描画出主人畅怀开朗,乐观旷达之神态 。赤松,赤松子 。《列仙传》:“赤松,神农时雨师 。”黄石,黄石公 。据说秦末曾传张良《天书》一卷 。白猿,传说春秋时代,越国有处女善舞剑,她在路上遇一老翁,自称袁公,与她试剑,试毕飞上树,化为白猿而去 。下联从音响角度描绘楼阁胜景 。这里有渔笛、樵笛,悠扬宛转,声声入耳 。这里有绿水、明月、清风,自然界各种美妙动听声响组成一支春天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 。翠微天,草木青翠的季节,指春天 。空蒙,迷茫的样子 。联语想像奇特,豪放灵动,写邀仙人作客,何等神奇俊逸;引各种声响入联,何等巧妙飞动 。(吴关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