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些大气磅礴的诗词就像将进酒那样奔放( 二 )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
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
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
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
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
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
赏析:
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不解之缘,许多诗都与酒有关,咏酒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 。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将”,请的意思 。这首诗是一首以饮酒为题材的诗篇 。《将进酒》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由愤懑而转化为狂放的情绪 。该诗写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是李白一入长安之后,它与二入长安后的情调是不同的 。李白与友人岑勋在蒿山友人元丹邱处饮酒而作,是三人对酒时所歌 。诗以豪放的语言,抒写了旷达不羁乐观自信的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愤闷,同时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
全诗可分为三段:
第—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莫使金樽空对月” 。抒写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适逢知音的快乐 。
前四句怀着深慨写年华流逝的疾速 。妙在诗人能给它找到最好的表现形象和最适宜的放歌节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论语》中记载孔子曾指着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所以后来常以水流逝表示时间的流逝 。“君不见”是汉乐府开头常用的办法 。如杜甫诗“君不见汉家三百川” 。李白沿用了汉乐府旧题,也沿用了乐府的表现形式 。头两句说你不见黄河滔滔之水仿佛从高天涌出,一泻千里奔腾到海不再回返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极言黄河发源地的高远;下句写大河之去不可回 。这两句写景,描绘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显然是隐用其意,仿佛是诗人狂放性格的写照 。同时又是起兴,以“不复回”象征岁月易逝 。想到人的生命也像水一样流逝了,再不会回来 。这种写法在中国古代诗词里常见,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这种写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也是由水的流逝,想到时间的流逝 。由时间的流逝,想到历史人物如何如何 。这里选用了一个非凡的雄浑博大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艺术个性 。滔滔黄水,横贯大野,源头直接天际,有似从天而降,向大海流去,这形象特别加强了奔腾迅疾和一去不返之感 。嵩山为五岳中的中岳,挺立中原,距黄河不算太远,居高远望,也许能看到黄河的一点形迹,但顶多也不过是“黄河如丝天际来”,不会感受到那种浊浪排空的滚滚奔流之势 。诗人完全是寓目生心,驰骋想象,自由创造能够酣畅抒情的形象 。这两句起势猛疾,神采飞动 。下面用黄河水又长又大来兴起下文,很自然地过渡到人生的翕忽易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是由写景转入写人世 。你不见高堂明镜中照见白发而生悲,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就变成了雪白 。“堂”,堂屋 。在堂屋明镜之前,在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白发而生悲 。如果前两句是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两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人生由少到老的过程被说成是朝暮间之事,夸张地写出了人生的短促 。人的头发朝黑而夕白是不可能的,然而这艺术的夸张却最真切地传达出青春的倏忽易逝,也与上文黄水奔流的形象和谐一致 。这两句与上两句组成对称句,各以“君不见”三字喝起,不仅增加了慷慨放歌的气势,内容也因相互鲜明对照而其情愈显 。开篇这四句中还有—种反衬作用,以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的脆弱渺小 。这一开端可谓悲感之极,是—种巨人式的感伤 。志士是惜阴的,最怕年华虚度 。李白于天宝三年出离长安,如今已经八年消磨在漫游中 。这无从改变、无可奈何的现实激使诗人唱出“人生”以下六句“人生得志须尽欢,莫使金撙空对月”,是说人生得意之时,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明月 。“莫使”“空”双重否定句代直陈,语气更加强调 。“金樽”,酒杯,名贵的酒杯 。“对月”,古人讲究对月饮酒 。赏花对月饮酒是古人一种习惯 。既然无法改变客观形势,朋友聚首,总算人生一大畅意之事,就应该痛饮极欢 。后一句自然是说饮酒,但点染上“对月”二字,便有莫负佳景良辰之意 。至于那个惹人愁烦的未来呢?且将它抛过一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既生材,必然会派个用场,不必为它烦扰不安了,金钱是流通的,散尽还会再聚,更不必顾惜 。这反映出李白的极度自信,豁达 。诗人用象征的诗句写出了一个大写的“我” 。天生我于世间,必是有用之材,正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了这样乐观自信的未来,与朋友欢饮,即使是千金散尽了,也在所不惜 。趋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奴役,又一次反映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思想性格 。因此“烹中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写痛饮豪饮的盛宴 。“且”,姑且,暂且 。“会”是当的意思,“会须”,应当 。酣饮大嚼一通的意思 。在无可奈何中有开朗乐观,在前程渺茫中有坚定自信,有似拨云见月,将愁绪一扫而空 。诗人的感情由开篇的抑郁深慨一变而为恣肆狂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