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些大气磅礴的诗词就像将进酒那样奔放( 五 )


在频繁押韵中,平仄韵又是互换着押,这也是古诗一大特点 。“平仄”,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即阴平与阳平 。“仄声”,指现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 。但古代还有“入”声 。北京音没入声,南方有入声 。古代将“入”声都归到平、上、去声里 。如“学”现读平声,古代读入声 。“月”,今读四声,古代读入声 。再如“停”“听”“醒”“名”都是平声;“发”“雪”“月”是入声 。“谑”“酌”是入声 。“裘”“愁”是平声 。
将进酒诗词大意将进酒
唐代:李白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6、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7、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8、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9、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10、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
1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12、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白话译文:
1、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
2、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
3、(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
4、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
5、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6、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
7、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
8、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
9、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10、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
11、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
12、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特色 。
句文注释:
1、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
2、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
3、高堂: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 。一说指父母 。一作“床头”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 。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
4、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
5、会须:正应当 。
6、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 。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
7、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
8、与君:给你们,为你们 。君,指岑、元二人 。
9、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
10、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
11、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
12、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观名 。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
13、季深业书法《将进酒》季深业书法《将进酒》 ,纵情任意 。谑(xuè):戏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
14、径须:干脆,只管 。沽:买 。
15、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
16、尔:你 。销:同“消” 。